刚至罗马的第一天,师兄就告诉我们,罗马有着“永恒之城”的称谓。它的大致样貌早已定格在百年之前,乃至更远。而今日的样貌,即使再历百年,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也许正是它因为承载的历史过于久远和辉煌,时间才会在这变得如此的慢慢悠悠。现在,它又将继续承载和安定我们这些十分卑小却又躁动不安的人。
对于躁动不安的人来说,躁动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是短住。短住的人往往是旅客心态,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看一看。他们穿梭于各个大街小巷,却什么都不了解,又总是想着带回去点什么。于是匆忙带走的,只有那几张搔首弄姿的照片。倘若想要带走一座城的精粹,最佳的方法,便是将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光阴,全部委身于它。对于我们这些老大不小的留学生来说,最年轻宝贵的时光,或早已耗尽,或已所剩无几。所以,每日支撑着我们来回城中各处,往返学校与居所的动力,总是匆忙奔走的旅客心态。
但总有那么一会儿,让我们彻底卸下旅客心态,完全沉浸于罗马的历史与文艺之中。那便是每晚的六、七点过后,从学校回家的那一小段光阴。那一刻的罗马,夕阳刚斜下不久,偶有几处罗马式的教堂上,还飘着几缕遗落下的阳光,与半旧半新、珠黄雅致的罗马古楼,嵌成一幅幅渗透着年代感的工笔画。抬头望去,无比湛蓝的天空,与错落于罗马各处的百年老柏,遥相呼应。
我们有两条回家路,一条古柏错落,另一条梧桐林立。但不论走哪一路的我们,都会将一天的匆忙、倦困和无甚收获的聊赖,留给这一路的宁静。你会爱上对远处古柏的比划,爱上脚踩梧桐树叶的声音,爱上绘满围墙的叛逆涂鸦,也会爱上那个身在异乡,平时语言一窍不通,此刻竟有心情胡说八道,指点一会儿罗马江山的自己。
但当你回至家中,掩上房门,这种心境也悄然掩上。门外的他们,一天的生活才真正开始,他们开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喝酒、吃饭、聊天和约会。而门内的我们,开始洗衣做饭,收拾自己。等收拾完毕,打开电脑,翻不了几页从国内扫描带来的书籍,待动手干点实事时,却已是深夜。你会发现,你还没有来得及盘算明天的生活,没有来得及回复那几封父母连日发来问你是否习惯的家书,也没有来得及和你的她深情地互道晚安。当然,你也知道其实你一天什么都没有做。
黄昏就是这样,作为分割不同生活的界点,它过渡地悄无声息,本应百感交集的节点,它又使你回归平静。它虽不及白天的清晰,却也没有晚上那般的黯黑喧闹,一切都恰到好处。即使我们都有着自己的家乡,有着自己曾经成长的城市,内心也藏有许多发生于黄昏时的小故事。不久,我们对罗马也将拥有许许多多的记忆,但最美好的回忆,我一定会留给这座城市的黄昏。
也许,数十年后,等我想起这段光阴,我也会吟诵出像 Vinicio Capossela 那样饱含浪子情怀的诗句:“不是黄昏将我的记忆带回此处,而是我的回忆使我回到了那时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