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
一、检测成绩分析说明
本班学生9人,本次参考9人。及格人数9人,及格率100%,优良率100%。最高成绩100分,最低90分,平均分97.11分。
此次考试,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记忆不够好。
从各层次分数分布上看,本次考试较上学期进步都比较大,整体成绩较好。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及改进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到四题为听力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单词句型的语音判断能力,主要存在的问题还是单词记得不熟练导致丢分。
第五题按要求写出大小写字母,有个别同学还是不能正确的书写大小写字母,主要是平时对学生的书写强调不够。
第六到九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中的句子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学过的内容的理解运用能力,出现丢分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学句型,练习有些少。
第十题排序题比较简单,没有出现丢分现象。
第十一题连线题,这道题的答案都在题中出现,学生出错主要是没有把单词背会,出现丢分。
(二)改进措施:
1.及时检查学生单词和短语的背诵情况,每个模块及时回头复习巩固。
2.备课时设计和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学会并运用所学知识。
3.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利用早自习领读单词、读句子、读课文,帮助学生建立语感。
4.对于有进步潜力的学生,要多鼓励,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发现,对于确实对英语学不进去的学生,就要降低要求,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空间。
5.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尽可能的把学习任务放在课堂内完成,降低学生的作业量,及时检查,提高学生的完成率和正确率。
四年级英语
一、检测成绩分析说明
本班学生10人,本次参考10人。及格人数10人,及格率100%,优良率90%。最高成绩100分,最低60分,平均分91.4分。此次考试,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可以,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各层次分数分布上看,本班学生中上水平居多,班级整体成绩较好。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及改进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到四题听力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语音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错较多的是对单词的掌握不够牢固,出现错听、漏听的情况导致丢分。
第五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所出示的单词都是学生经常能用到的十分熟悉的单词,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无法选出全部正确的单词,主要是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背诵还不是很熟。
第六到九题是对单词、短语、句型的综合考查,总体来看,失分率较低,但是从错题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基础不扎实,不会灵活运用单词的时态、人称的变化形式。
第十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应用能力,排序题都是课文中的句子,从答题情况来看,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还可以。
第十一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失分较少。
(二)改进措施:
1、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1)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
(2)通过多种形式的听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3)通过定期定量的作业批改,加强学生写的训练。在书写练习中巩固学生学到的基础知识。
(4)定期测试。每一模块学习之后,根据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馈及时弥补不足。
2、为学生创设交流交际的机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句型的练习。
3、对于后进学生的提高就应加以高度的重视,在平时教学中对他们多加关注,多引导、多启发、多提问,作业中发现问题时就应及时帮忙他们解决。
五年级英语
一、检测成绩分析说明
本班学生13人,本次参考13人。及格人数11人,及格率84.6%,优良率69%。最高成绩100分,最低39分,平均分82分。此次考试,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句型掌握不够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各层次分数分布上看,本班学生中上水平居多,整体成绩较上学期有明显进步。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及改进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到四题听力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单词句型的语音掌握情况,丢分较少。
第五题判断发音不同的单词错误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习过音标,对于单词的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不能正确判断,另外也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听的有些少,语感不强。
第六到八题是对单词、短语、句型的综合考查,这几道题的失分率较低,这和平时练习中让学生分析句子有很大关系,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反映出不会灵活运用单词的时态、人称的变化形式,导致失分。
第九题和第十一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应用能力,连词成句都是课文中的句子,但是还是有同学得零分,说明平时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还不牢固,也说明平时对学过的句型结构掌握还不是很好,对句子的书写还有待加强。
第十题阅读短文出现错误较少。
(二)改进措施
1.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利用早读课,做好所学内容的复习。
2.通过多种形式的听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3.通过定期定量的作业批改,加强学生写的训练。
4.定期测试。每一模块学习之后,根据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5.及时听写单词、短语,督促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培优辅差和学困生的转化仍需加强。坚持对学困生的课前辅导、课堂观察和课后“跟踪”,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