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活着》:稻盛和夫说,命运,每个人都是先天注定的

图片来自摄图网

在书的一开头,稻盛和夫便指出:“我们首先要意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有其与生俱来的‘命运’。具体来说,命运,即一生怎样度过,每个人都是先天注定的。

但这种说法并没有消极处世的意味,在稻盛和夫看来,正是因为人的命运是先天注定的,所以人的处世态度变得益加重要。

在稻盛和夫的观点里,人生是由“命运”这条纵轴与“因果报应法则”这条横轴交织而成的,纵轴与横轴“宛如经纱和纬纱交织穿梭”,相互作用。每一条善念与恶念,每一个善行与恶行,都是编好这条横轴的材料,不断地积累,从而改写一个人生来注定的生命轨迹。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最大困惑在于:他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生来注定的命运是怎样的。因为无法看清自己的命运,对自身前途的胆战心惊使人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努力编织好人生的横轴,从而使糟糕的命运有所改善,使被上天宠幸的命运得以维持。

当然,稻盛和夫也指出,“虽认为人各有命,却并不希望提前认知,宁愿一无所知”,“多知不但无意,甚至会背离常理,偏离正轨”。因此,我们只需要知道命运的存在,而不需要看清命运的样子。在这个缺乏信仰的国度,将命运的存在当成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令人愉悦、令人安宁的处世之道吧。将生活中的每一份获得,都当作上天的额外恩赐,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生活。


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地生活,或者说,如何更好地编织好自己的生命横轴呢?

在稻盛和夫看来,应该是“提升心性,净化心志,升华心灵”。而具体的做法是“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

布施:施舍,为社会为他人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持戒:可守戒律,断除烦恼,遵循为人准则,杜绝不义之事;

精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忍辱:对人对事应有忍耐力;

禅定:一种淡然的心态;

般若:智慧。

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这六件事做到最好,人生也应无愧了。人一生的意义不是按照世俗的功名权富这种“结果”来衡量的,而是活着的这个“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心灵的洗炼。以稻盛和夫的话来说,就是“生命终了之时,灵魂比出生时略有进步,心灵也稍经磨练,这也算成就了人生的价值”。

我是在大一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的。这个年纪的自己,总想着应该做点什么,把自己活成心灵鸡汤里的那种模样。心中喧噪,令人烦恼。但是当我阅读这本书后,似乎为自己找到了一处安宁的处所:不要为了想要“得到”什么而做什么,总是想要得到的人是贪婪的,我曾经在生活中获得的东西,都是上天的“恩赐”。总而言之,人不能贪婪,但却要始终尽心尽力,念善行善——这是在人世好好走一遭的唯一选择。


秉持着这种人生观念生活的稻盛和夫,他的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第二电信(KDDI)两家公司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了世界五百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