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5年11月27日 1个小时
阅读书本:《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目标: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读书高手,能从书中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行为能力。
阅读方法:基础阅读+检索阅读
阅读数量:P80——P134
(1)第一个规则,找出共同的词义。作者与读者共同使用同一个单字并采取相同的意义时,就是找到了共同的词义了。具体方法是找出重要的单字,透过他们与作者达成共识。找出字义,如果不懂字的含义,就一定要利用上下文自己了解的所有字句,来推敲自己不懂的那个字的含义。
(2)文章的主旨判断:一个主动阅读者不只会注意到作者的字,也会注意到句子与段落。有时候句子在表达疑问,作者提出的是问题,主旨则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一本书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作者沟通的主要核心是他所下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以及他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怀疑是智慧的开始,如果你对一篇文章连个问题都提不出来,那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书给你原来没有的视野。
(3)提问题:没有接受过文法和逻辑艺术训练的人,在阅读上的失败——以及处处可见的“口语主义”——可以证明如果缺乏这种训练,会如何成为文字的奴隶,而不是主人。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表达出来,你要去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那一段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其组成的论述。
(4)公正地评论一本书:主动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而停顿下来,必须能够评论,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最能学习的读者也是最能批评的读者。当你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要懂得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出任何判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读书心得:读书就是和作者沟通的过程。要准确抓住作者的意图,就要从字、词、句子、段落中寻找作者的论述与观点。偶尔读不懂作者的意图和论述也没有关系,因为读书就是一个不断碰到困惑解决困惑的,并通过碰到并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来拓展自己的视野的过程。相反,读一本书如果没有疑惑也没有问题,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动阅读者,而是书本的奴隶。还有一个,要想从书本中学习并提升自己的见识,就要公正地评价一本书的主旨。如果你反对作者的观点,那就要有客观的理由和理论基础,而不是纯粹的想法不同,赞成也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得出的意见,而不是单纯无意见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