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下笔来写听书稿训练营体会的时候,真是恍如隔世的感觉。想当初参加训练营的时候因为疫情宅在家不想荒废时间,想着多学一门技能总是好的,当然如果能变现就更好了,我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来学习的,当初的自己真是热情满满啊!
不知不觉这么快结营了,从当初的信心满满到今天的疲惫满满,深切地感受到想要在一个领域哪怕小有所成都是如此的不易啊!
老师讲课的内容非常的实在又好用,干货满满,包括请来的分享大咖也都是带着满满的诚意而来,都是毫无保留的分享他们宝贵的经验,总之感觉训练营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当然丰富也意味着需要花大精力来学习,所以整个过程学习下来,幸亏是疫情期间宅在家,要不然正常上班全程学习下来真的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先说一说收获吧。
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了我的读书思维。我以前读的书比较局限,比较喜欢读历史、文学类的书,这些工具类的书很少读,特别是欧美出版的书,虽然也知道很经典,但是读不下去,感觉晦涩难懂。通过听书稿的训练营,我知道了怎样叫读懂一本书,我学会了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因为写听书稿的时候就需要提炼三个核心点,如果不带着问题,自己怎么能抓住作者所讲的核心点呢?
通过听书稿的写作,我具有了对这类工具书通盘思考的习惯,而且具有了逻辑性思维,这本书作者讲了什么观点?他是怎么印证这些观点的?
所以现在的我不再惧怕读此类书籍了,想想怪不得感觉以前自己读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收获,一是读的少,二是不会读,读了就忘,根本就没有形成自己理解的知识体系。现在的我学会了总结,概括、提炼,当然这样的能力目前还比较稚嫩,后续还要经过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熟练的完成。
另外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对我孩子的影响。很庆幸这次选的书是《朗读手册》,整体易读,没有特别难懂的晦涩内容,所以助力我顺利完成了作业。最关键的是《朗读手册》里写的给孩子大声朗读的作用真的让我很意外,本来这本书是用来完成听书稿作业的,可是全程看下来我还是收获很多,因为要写成听书稿,所以从来没有认真仔细地看过一本书,最起码看了有五六遍,真是因为看得多看得细致,所以,对我来说,用老师的话讲,有很多的“知识增量”。孩子自从上了一年级就再也没有给他朗读了,我觉得他已经学会自主阅读了,不需要朗读了,看了《朗读手册》才知道我这种想法是多么错误!我有点懊恼没有坚持下去,所以虽然孩子现在已经五年级了,错过了最佳朗读时期,但是我还是决定马上就行动,令我意外惊喜的是,儿子并没有抗拒,很欣然地接受我给他的朗读,还听得津津有味,其中朗读的一本大部头的小说,他已经不满足于我的朗读了,抢先拿去几天就读完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我再次感受到朗读带来的巨大力量!
所以现在的我,对照当初入营时写的文章来看,我做到了,我会读书了,会将书籍为我所用了,我也坚持在写头条文章,现在孩子正常开始上网课了,我也上班了,码字非常的辛苦,常常要到深夜才能睡,但是每一个前行的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坚持才是最难的,也愿自己初心不改,多读书,毕竟有大量的输入才能有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