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他“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韩非称“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他就是我们今天要重新认识的历史人物,商鞅。我认为商鞅的历史贡献,绝不仅限于课本里讲的立木为信和变法。
商鞅,法家学派代表之一。“苟可强国,不法其故;苟可利民,不循其礼。” 是商鞅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就提出的观点,却和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思想不谋而合。29岁时候,他只身入秦,十九年间让秦国国力一跃成为七国最强。
商鞅的一生是曲折跌宕的。本是魏国人的他,却不受魏惠王重用。国相公叔痤深知商鞅有旷世之才,死前叮嘱魏惠王如不重用就杀掉。还好魏惠王昏庸迟钝,觉得公叔痤病傻了,觉得没必要。商鞅后来得知此事才明白,跟着魏惠王是没前途的。
于是在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之后,果断入秦,准备一展抱负。然而现实总比理想残酷,商鞅第一次用帝道游说秦孝公,秦孝公听后直打瞌睡,还说他是个狂妄之徒,不可任用。第二次会见秦孝公,用王道之术游说,秦孝公依然不接纳。最后,商鞅鼓足勇气又和秦孝公进行了第三次会见。这次,商鞅用霸道之术游说,终于获得了秦孝公的肯定。此时的商鞅已领会秦孝公心中的意图:“秦孝公意在争霸天下,所以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学说不感兴趣。”
接下来秦孝公开始任用商鞅进行变法。首先为了进行变法的思想舆论准备,商鞅先是舌战群儒,针锋相对地指出: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无错”的守旧主张。
为了在百姓心中树立威信,他在国都的南门立了一根3丈长的柱子。跟人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将给谁10金。刚开始时没人相信,没人动。可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金涨到50金时,一个人跑去搬木头,结果商鞅给了那人50金。这样,人们开始信任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最大的成效在于经济。商鞅废除了战国时期沿用的“井田制”,即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让人们可以开垦荒地,自由买卖,这样极大地推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其次,是奖励耕战,还有统一度量衡,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建立封建专制制度,推行郡县制。爵位依军功授予,不上战场就当不上将军,没有军功就甭想晋级,杀不死敌人你就没有俸禄领。有这样的奖惩措施,士兵们便自然而然骁勇善战。
如此一来,十几年间便让秦国国力腾飞之后,腾飞之后秦国便运用彪悍的武力夺去了农业文明较发达的巴蜀之地以及畜牧业发达的西北地区。经济上的富足,政法执行的通畅,军事资源上的扩张,让秦统一六国的飘渺构想变成了现实的可能。
然而个人的超越总是逃不过历史的局限。秦孝公死后,商鞅便遭守旧势力陷害,被继位的秦惠文王以功高震主之过车裂而死。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商鞅变法带给我们的现实指导意义,远比他做出的历史贡献要多。
我觉得商鞅的故事给我们的现实指导意义就是实事求是,不困于形式,商鞅太懂实事求是了。商鞅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那就是尽平生之所学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在明确魏国不会重用他的时候他可以果断离开这个平台,去到能真正让他一展拳脚的地方。其他什么君臣之情啊,人身安全啊,旧时资源啊都要为他最大最真切的目标让路。
到了秦国,两次说服秦孝公,两次不被接受,甚至被侮辱商鞅太过狂妄不可任用,但商鞅没放弃,因为他太懂实事求是了,我的目标是一展拳脚,什么脸面啊,什么身份啊都得为我最真切的目标让路,这点附加压力承受不了,还做什么事业。最终他以霸道之术赢得了秦孝公的认可。
个人层面的实事求是说完,就是国家层面的实事求是了。为了么要变法?当时的外因就是国家互相征战吞并,时局动荡,大家没有安全感,为了提升安全感,就要我的国力比你强,我的国力要强要飞跃,就不能走原来的老路,否则早腾飞了。
那么为什么国家不富强,就是因为国家没有活力了,百姓不仅要种公家的田,自己还吃不饱,所以生产积极性没有了;好不容易收上的税,还要被当地诸侯瓜分,国库收不到什么钱;那这些钱又养了些什么人呢?养了些因为投胎投的好贵族官宦,这些人种大多是衣食无忧的庸才,不思上进还要浪费巨大的资源。如此种种,这让百姓怎么活?这让人才怎么晋升?这让国家怎么集中力量统一六国?所以必须变法,必须解放以前儒家麻木守旧的思想,必须调动百姓生产晋升积极性,解放发展生产力。
儒家思想的失败就在于困于形式,不着实质。一边提出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之礼将等级压迫合理化,一边用仁爱思想束缚人们不得诉诸武力反抗,否则就是大逆不道,祸乱朝纲。以男尊女卑、君为臣纲之礼为例子,一个人值得尊重,绝不是因为他的身份、年龄或者财富,而是因为他做了一件实实在在值得尊重的事情,这才是实质。如果这个人,在这个岗位、年龄、或者地位上,没有做出应有的成绩,那么这个人完全不值得尊重,甚至这个人和诈骗无二。当爱或者亲情没有了积极意义,只剩下束缚和压迫,那肯定是哪里已经背离了实质,沾染了权欲的腐朽。
最后送给我们年轻人自己,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可能要给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也来一场实事求是不困于形式的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