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0831.周成长总结

【二】人类的时间杀

1、短期决策场景中,直觉系统总是抢先接管大脑,理性思维根本来不及介入,这是一种高效的“时间杀”;

2、直觉擅长快速响应,但也极易陷入过度自信,忽略细节线索,造成判断偏差的反复发生;

3、更隐蔽的是,这类短期决策频率极高,日常次数无法估量,关键是还很难被察觉;

4、尝试过靠觉知力提醒自己,但短期决策时直觉反应比理性思考快,往往已经做出选择才后知后觉“又被时间杀了”,拦截难度挺大;

5、这种机制尤其在信息碎片化环境下被放大,我们越来越依赖直觉,却越来越难持续修正错误;

6、在各方面都有经历,时间杀导致失去冷静,在压力下勉强做出快速选择,其结果很多时候都是错误的(事中上头不自知);

7、下一步行动:

(1)一定要在高频判断领域设置理性检查点,用检查点强制审慎思维介入;

(2)避免陷入时间杀场景。只有先发现当前处于时间杀局,才能意识到当下应该调用审慎思维,而非快速决策;

(3)精力低谷期要主动规避非紧急短期决策,优先做无需选择的机械性工作,从场景源头减少时间杀;

(4)关键对话或斡旋洽谈,可以利用时间杀原理,在重要节点打乱对方节奏;


【三】细节引起的蝴蝶效应

1、近期对整体项目进行回顾,发现一处细节纰漏导致了整个局面的被动,特别是对注意力的聚焦影响颇深;

2、针对这处失误梳理完整流程得出结论:只要当初把控好关键细节,就能避免后面的一系列弯路,节省不少时间并提升绩效;

3、此前总觉得细节影响有限,但这次经历彻底打破认知。没想到一处看似微小的细节,竟能让宏观局面发生如此大的改变;

4、真切意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并非空话,没有关键细节的支撑,再完善的宏观规划也容易崩塌;

5、下一步行动:

(1)尝试对细微角度进行查漏补缺,检查是否在其他问题上存在细节引起的蝴蝶效应;

(2)遇到棘手和连续折腾的局面,提醒自己加强细节部分的复盘,尝试从微观环节进行改进和提升;

(3)拒绝过度优化,对于非核心路径的细节应允许适当容错,避免陷入细节陷阱,整体大框架仍然很重要;

(4)要清醒认知并非所有细节都会影响大局,不能陷入“过度关注细节”的误区,要结合具体事件具体分析,区分关键与非关键细节;


【四】对错思维的人

1、生活中存在被对错思维深度影响的人,这类人常需要向他人倾诉生活的苦,核心诉求是获得聆听与对自身不易的理解,却在互动中执着于讲对错;

2、看到过一个观点,说对错思维往往是由原生家庭塑造的,比如长期需要与情绪化的亲人争辩是非,逐渐形成了一种“只有对了,才能被认可”的心理防御机制,久而久之导致他们用这种方式与世界交往;

3、对错思维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我,却容易造成与他人的隔阂。尤其是在需要共情、妥协的关系中,理性上的“对”反而成了情感上的“错”;

4、过度坚持对错,本质上是一种单维度的问题解决方式,它忽略了现实中的复杂性、情境的流动性,以及人与人之间需求的差异;

5、下一步行动:

(1)面对对错思维相关场景,先觉察自身或他人的思维倾向,明确对错思维的适用边界,不将其作为唯一沟通与决策标准;

(2)在人际互动中,若对方执着于“对错”,先放下争论对错的冲动,优先回应其情感需求,再尝试或开导或敷衍;

(3)要记住“对错”只是认知框架的一种,而非唯一真理。特别在情感和人际关系中,理解比正确更重要;

(4)也需要警醒,避免陷入“自我正义的封闭循环”。可以主动征求信任之人的反馈,打破自我强化式的对错逻辑;

(5)接受一个现实:大部分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是否合适、是否情愿、是否尊重;

(6)生活中多数事情里,利弊思维比对错思维更适配,但需警惕极端化。过于理性会缺少感性妥协,过于侧重利弊又会失去人情世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长期主义是大概率最佳选择 1、一直在思考决策的基本原则,其中一项就是从更长远、更大周期来考量,这就是长期主义...
    海上大王阅读 115评论 0 0
  • 2017.10.20 星期五 天气晴 10月20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
    阳明AI阅读 577评论 0 2
  • 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 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径在于,弄清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
    简拾阅读 4,499评论 2 21
  • 《交易者需要开悟》总结 ### 交易中的常识 1. **无知**: - 行情无法被准确预测,任何分析都是概率性...
    陈宇星随记阅读 305评论 1 6
  • 七律 赴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参加蓝氏文化研討交流会以记 “天下蓝氏一家人” (...
    兰光宗_63_西语_退休阅读 4,60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