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头戏,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的成败。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现将经验分享给各位同行、宝妈和宝爸,希望对大家的训练和对孩子的教育有所帮助。同时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1.用程式化的行为帮助孩子树立小学生意识。幼儿从幼儿园跨入小学,其实是很大的一个跨越,前边也已经讲过,他的心理必须从“自我为中心”(即有求必应)到“集体大于个人”(这是班级授课制的必然要求)。所以在这项共识之下,为解决孩子们上课不断去厕所的问题,我们要善于观察,在入班那一刻就观察、选定“起立班长”,这个班长要声音洪亮、气场足、机灵,懂得跟老师的配合。我们要不断的用:师——上课/下课,起立班长——起立/起立,同学们——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这样的程式告诉孩子们上课和下课的概念,帮助他们树立“我是小学生”的意识。然后告诫孩子们下课去厕所、喝水、摆放桌椅等活动优先。此外还有上课前要做好下节课准备等等。这样的训练很有效果,只要足够规范、严格,大概三天后孩子们大规模上课去厕所的现象将销声匿迹。
2.坐姿的训练。坐姿是我校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我们的椅子太舒服了,孩子们瘫坐在椅子上,爱死了“葛优躺”。在前期探索中,树立榜样或者是批评一些学生效果均不明显。思考再三,决定用“小松树”教室为我的教室命名,而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叫做“小松树”,同时对他们提出老师的期望:今日小小幼苗,明日参天大树。以此为根基,幽默诙谐语言派上了用场:——“小朋友们,123!”——“快坐端”;——“嘴里说,”——“手里做”;好的重点来了:“同学们,我们都是小松树,我看谁的屁股退休了,瘫坐在椅子上(大部分瘫坐在椅子上的孩子会被其他孩子盯着看,大部分马上坐好了),我再看看谁的脖子退休了,放在桌子上,回头老师让他去哪里都要带上桌子,好放他的头(学生们哄笑中,四处张望,头放桌子上的同学大部分马上做好了)”。最后再来一句“狠话”——好好坐,那些瘫坐在椅子上的小朋友将来可要长成“歪脖子树”,长不成参天大树了,这可不是我们“小松树”班集体的风格!(所有的学生几乎都做好了,没有人愿意当“歪脖子树”)”——人们生下来就向往美好,对挺拔苍翠的松树有天然的好感,因此,用这些语言激发他们那种对美的渴求,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3.小组长的选用。班集体初步建立之后就要不断把班级事务分解,选择合适的人员来帮助老师管理一年级这种学生废话超级超级多的班级,否则你将累死,学生也会毫无长进。每组人数以不超过10人为宜。正组长选用标准是:性格沉稳,做事认真,废话少,上课精神集中,随时可以作为学习榜样。副组长选用标准比较模糊,对那些管束不住自己但是懂道理不胡搅蛮缠的孩子可优先考虑,目的是用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来帮助他成长,从而稳定整个班级。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