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春节后就托人物色幼儿园,到5月份的短暂的一周试园,6月底退园,再到国庆长假回来后我下定决心送去大兴的公立学校,兜兜转转,快一年的时间,经历数次带宝宝跑遍周边的幼儿园后内心无力的挣扎。关于到底上私立还是公立学校,微信上简短的讨论过也无声的争吵过,深刻体验了一次北京的上学难,真是有些曲折。相对五年前哥哥满三周岁就入园,小宝今天才算正式入园,不早不晚正好是50个月龄。
第一天,哭闹然后点头接受,尽管一脸委屈,肯定也不理解妈妈为什么坚持要送我上学。希望两年后他毕业的时候,还能记起这张照片!毕业的时候还能记得做这个决定的初心!从此我又多了许多的地铁亲子时光,可以让爸爸准备充足的亲子读物,可以一起发呆或一起专注的读书来打发上学来回的两个多小时。两年的时间,说短其实也长,如果照顾大宝作业较多不适合远程来回要一直住东城,利用好这所有的通勤时间,也不是一笔小的精神和精力投资吧。
无记录,不生活,人生就是无数个当下体验轨迹拼成的。想每天花点时间记录这路上的点滴!前三天体检办入园手续路上来回读了几遍美人鱼,今天打开绘本的时候,他能独立讲出故事大概和其中的一些小细节。
今天叫他起来穿衣服时候有些哭闹不要去幼儿园,还算顺利,比计划6:00晚了20分钟出门,满心以为爸爸醒来了会因为被子沉,帮忙送到地铁站,准备出门了看爸爸还躺在床上未动,就号令外公帮忙了。
不上学的时候,他可以偶尔肆意的睡到太阳高高升起,现在天不亮就要叫着醒来,我们生物钟也跟随着乱了,哥哥今天也被哭声叫醒的,无论大人小孩,都会有点不适应和不情愿。但人生总会有些事情逼迫你去改变,去成长!哥哥不曾经历的入园困难和哭闹,小宝这次全体验了。回想起来,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除了尽力留在了身边,这只是比留守儿童好一点点,欠缺的还太多了。不曾为他们做过营养丰富的早餐,也很少亲自下厨准备可口的晚餐!以前双休的时候,表面是因为工作不能全情的陪伴,其实还是意愿和规划的问题。
这次因为宝爸一直不赞成而拖延着没去大兴,就是害怕路上的距离,觉得孩子会受不了。其实呢,大部分都是假想敌,想起来也住天坛南门,在顺义上班的顺丰车司机,每天不也5:30开车出门吗?行动起来,情绪才不至于因为纠结不堪而失控,越不去面对,双方的工作和彼此沟通都累次受挫,真正做了决定后,一切反而没有想象中的各种难。今天晚了些出门,生怕迟到,骑了个摩拜,7:19分就出站了。
昨天班主任发陪育让家长观看晚上18:30正面管教的直播,回来按时打开,有点长,给小宝洗澡安抚睡觉,没有全程看完。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就是开场时,老师让现场的家长反馈了目前在日常生活中的育儿困扰,老师一一记录在黑板上,比如不听话,不主动,情绪不稳,大喊大叫,叛逆,问题各种,归结到一点基本上就是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焦虑,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要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而是把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抛回给了父母。假设说16年后,你正躺在家中休息,门外响起了孩子的敲门声,你会希望那会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或者拥有什么样的品质?这时所有家长的反馈都是正向而积极的,理想而又美好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你们口中的孩子却是黑板上所描述的那样不堪忍受呢?相信在场的爸爸妈妈们大多数犹如醍醐灌顶,那种恍然大悟却又鸦雀无声的深思!作为家长,当孩子不如己愿,经常会问老师,我的孩子怎么这样,怎么办?却很少有人会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变成你不想要的样子的?!书中所谓的正面管教就是,教育孩子首先要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以目标为导向,这样就不会受困于孩子目前的种种不是。这大概就是正面管教的这本书核心吧!后来有很多的情景演练,让家长明白孩子受到父母苛责时的感受是怎么样的。这本书,很早就在樊登读书会听了,也目睹了因为这本书组织的线下活动之多。尽管 孩爸早把书拿回家了,到现在我们都没有认真的读完它。
因为上学联想到生活的的其他方面,我不止一次的察觉孩子的早饭太单一,营养没有搭配好,也不止一次的问自己,换作我们自己起来为父母和孩子做早饭会怎么样?但一直没有持续的做过早饭!以前是外婆,然后是奶奶,现在是外公,孩子的日记和作文里都记录过他有个很会做好吃的爸爸,却怎么没有成为厨师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早睡一个小时,自己来管理孩子和家人每天的第一顿饭呢?假设10年后,孩子的身高,发育因为幼年营养的不到位受到影响而后悔,我们现在开始也许还来得及。毕竟,我们的父母帮忙照顾孩子不是他们本来应该做的!做的好与不好,我们都全然接受,因为这不是他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