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毓兄弟俩小时候,遇到父亲白天睡觉,就一块去偷药酒喝。他们的父亲当时正好醒来,便假装还在睡来观察他们。钟毓拜过才喝,钟会只喝酒不拜。过后不久,他们的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拜,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敢不拜。”又问钟会为什么不拜,钟会说:“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拜。”
【原文】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钟会剧照
【人物】
钟毓(?—263):字稚叔,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人,钟繇长子。机捷谈笑,有父风,著有文集五卷传世。十四岁为散骑侍郎,后迁黄门侍郎,袭封定陵县侯。正始年间拜散骑常侍,迁魏郡太守,入为侍中、御史中丞、卫尉卿。随平诸葛诞的淮南叛乱,拜青州刺史、后将军,都督徐州、荆州诸军事。景元四年(263)去世,追赠车骑将军,谥号为“惠”。
钟会(225—264):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人,钟繇幼子。才华横溢,精通文赋和玄学,著有《魏钟司徒集》,工于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评为“妙品”。累拜中书侍郎,封关内侯,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魏帝曹髦的夺权企图。随平诸葛诞叛乱,屡出奇谋,时人比为张良,拜黄门侍郎,封东武亭侯。迁司隶校尉,插手朝廷大小事务,设计杀害嵇康。景元年间,力挺司马昭伐蜀计划,拜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持伐蜀事宜。景元四年(263),魏灭蜀之战中,配合邓艾分兵进取,最终灭亡蜀汉,拜司徒,封县侯。后勾结蜀将姜维,打压邓艾,图谋据蜀自立但由于部下官兵不支持,死于兵乱,时年四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