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鹤壁

大家好啊,今天来给大家讲讲鹤壁哦

首先还是游玩路线和景点介绍哦

Day 1 摘星台景区——云梦山风景区

1. 摘星台景区

摘星台是一个夯筑土台。下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殷商文化。据《淇县志》载,摘星台为纣王所建,意谓登临其上,可以摘星揽月,喻台之高。是纣王和宠妃己观朝涉、摘国神比干心处。自纣王在此摘国神比干心后,人们为纪念国神比干,俗称此台为摘心台

摘星台位于黄石寨东南面,海拔达1082米,伸出一道约20米的山梁,山梁尽头处有由两块砂岩相叠构成的一座观景台。基座岩石面积约20平方米,高5米左右;叠其上的岩石高约10米,顶部为直径约5米的平台,周围铁栏围护,一古松似伞,挺立其上。下临幽谷,上顶云天。置身台上,头上白云飘拂,脚下幽谷翠峰。雨天云雾弥漫,周边峰顶隐现变幻。皓月当空立台上,满天星斗似伸手可摘。

2. 云梦山风景区

鹤壁市淇县的云梦山风景区,位于县城以西约十五公里处。在淇县县城的社会汽车站,每天都有多趟班车开往景区,车程约30分钟。

云梦山风景区分为主景区(战国古军库、上圣古庙)、五里鬼谷(峡谷)、云梦大草原三部分组成,景区内的峡谷和“大草原”其实规模都不大,峡谷就是一条不太深也不太长的山谷;草原的亮点也不在于“大”,而是因为在太行山脉中有这样一片草原,非常罕见。

游客进入景区后,根据景区的指示牌,沿着游览步道游览就可以了。主景区的上圣古庙位于北山,战国古军库是主景区中的主要景点,位于南山,据说这里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禅隐居授徒的地方,国防大学确定这里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教育基地”。战国时期著名的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风云人物,都是在这里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和韬略。如今在山中还有鬼谷洞、太孙膑洞、庞涓洞、孙膑墓等人文景点。此外还有全国字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摩崖题记"鬼谷子"兵书。

除了人文遗迹和景点,景区内青山绿水、草木茂盛,还能看到不少瀑布、泉水,是个游山休闲的好地方。不过,如果你是冬天来这里,瀑布和泉水基本已经干枯,草木也已经枯黄,此时你看到的风景,则是北方山脉冬日里的冷峻之色。

山中多处有小卖部,可以购买到零食和饮用水。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鹤壁的风俗民情哦

大伾山庙会

 河南省浚县古庙会,已有16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来自晋、冀、鲁、鄂、皖等省及本省周边县市的香客和观光游人,络绎不绝,最高日客流量可达20多万人,是华北第一大庙会。

  浚县古庙会在后赵石勒皇帝开凿丕山大佛时就初具雏形,人们1朝山拜佛,明嘉靖年间,县令在浮丘山修建了碧霞宫后,庙会形成一定规模,逐步发展扩大。

  现在,一年-度的古庙会,各种各样的活动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八丈佛爷七丈楼"北侧石岩上的"子孙窑"旁,聚集着好奇欢乐的人群。传统的民间社火,扭秧歌、踩高跷、耍狮子、舞龙、竹马、武术、旱船等,热火朝天。尤为热闹的是正月十六,文艺团体纷纷登场。马戏团、驯兽团、杂技团、武术气功表演团,把庙会声势推向一个又一个热潮。地方小吃,香气扑鼻。铺牛肉、黄米糕、胡辣汤、稣火烧、石子馍、酸辣香麻丸子汤,不一而足,风味各异,煞是诱人。

  古庙会期间,玩具销售异常火爆。浚县的玩具,远近闻名。浚县泥玩源于隋末,品种繁多,细腻精致,构思巧妙,形象逼真,造型独特,栩栩如生;木玩具如红缨枪、刀剑、朝等,倍受儿童喜爱;古风陶艺更是凝聚绘画雕刻特色,造型古朴典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浚县县委、县政府近年来积极采取措施、正确引导,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利用庙会弘扬黄河古老文化,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黄河古陶

我国的陶器生产至少已有上万年的历史,陶器生产制作起源于黄河流域,从裴李岗文化到仰韶文化和大汉口文化,不难发现我国最早生产陶器的作坊,遍布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黄河流域,所以这些陶器统称黄河古陶。

  鹤壁市地处中原,曾为赵都,古黄河穿境而过,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鹤壁境内陶窑众多,考古发掘的大赉店陶窑遗址属典型的仰韵文化,是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远古艺术遗产。制陶业作为一种行业盛行了近三千年,秦汉后期,瓷器的出现,使制陶业逐渐衰落,真正意义上,黄河古陶技术自汉代后期失传,形成了历史上的空白和断代。

  近十几年来,鹤壁市的制陶艺人,在中央美院,中国古陶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在众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家的直接参与下,经过精心地挖掘研究和几千次实验,终于研制出了古色古香的黄河古陶。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黄河古陶在全面继承传统的手工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大胆使用了浮雕、高浮雕、镂空等新技法,色泽上突破了传统的灰、红、黑三色,运用高科技技术焙烧出了桔黄、石青、仿青铜、石碣等颜色,使这种失传和断代近两千年的古老艺术又有了新的生命。

  鹤壁自古就是生产黄河古陶的地方。早在6000多年前,这里就出土了大量精湛的古代陶器,鼎、尊等器皿曾作为贡品选送皇宫。历史上,鹤壁境内陶窑遍布,陶工众多,考古发掘出的大来店陶窑遗址属典型的仰韶文化。黄河古陶质地细腻,纹饰精美,古色古香,沧桑厚重,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色享誉国内外,成为河南省不可或缺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陶艺界绽放的艳丽奇葩。黄河谷涛取黄河古道蕴灵孕秀之澄泥,经水洗、窖藏、捶打练泥、轮制、雕刻等工序,采用最古老的烧制办法孕育而成。

  艺术特点

  黄河古陶造型美观,质地细腻,纹理清晰,线条流畅,是集雕刻、绘画为一体的收藏、馈赠佳品。黄河古陶,典雅古朴,沧桑厚重。那飘逸俊美的浮雕画面,神秘奥妙的精美纹饰,仿佛在向今天的人们娓娓诉说着一个个令人遐想、让人回味的动人传说,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代表作有祥瑞巨龙瓶、四像瓶、三羊尊、福寿瓶等。

  2007年制作的大型九龙壁,是陶艺制作历史上的顶峰之作。该九龙壁长26米,宽2.5米,壁上九龙栩栩如生,遥相呼应,克服了我国其他地方九龙壁龙姿呆板、互不协调的弊端,堪称我国现存九龙壁的典范之作。

  黄金有价陶无价,黄河陶艺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化,它有过辉煌的历史,也有断代的悲哀,但经过制陶艺人灵巧的双手,使它再现神奇,也正是因为凝聚了众多能工巧匠的智慧,黄河古陶才能得以发展延续至今。角色艺品机构继先辈之遗风,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责任,在弘扬和推广民族文化中,希望黄河古陶这一艺术奇葩开放得更加灿烂多彩。

2009年,黄河古陶因其古朴的制作工艺被收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哦,大家记得关注我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5,677评论 6 52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6,772评论 3 40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3,108评论 0 37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1,378评论 1 3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0,394评论 6 40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807评论 1 31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2,127评论 3 43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136评论 0 28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7,693评论 1 32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9,703评论 3 34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1,810评论 1 35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7,400评论 5 35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3,130评论 3 34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532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707评论 1 27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0,412评论 3 38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6,892评论 2 36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