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理上分为缺血性、出血性和腔隙性)
4-6H 缺血区出现脑水肿
12H 细胞坏死
2-5D 脑水肿达峰,侧枝循环建立
1-2W 脑水肿减轻,发生坏死液化,胶质细胞增生(增强可见强化)
1-2M 形成含液体的囊腔
CT\MRI表现:缺血性脑梗死脑实质出现扇形低密度区,累及皮质。
24h-2w 呈脑回状、斑片状或环状强化。
腔梗最常见于基底节或丘脑区,直径10-15mm,呈类圆形低密度灶
出血性梗死为继发,病灶周边无明显水肿表现
肿瘤导致的水肿往往表现为白质水肿,与脑梗死的累及白质和灰质不同。
梗死后软化灶表现为T1低T2高信号
急诊CT有时可见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伴临床症状,CTI可证实,应抓紧安排溶栓等后续治疗
新手段对新发病灶的显示效果(位置和范围):MRI灌注优于DWI优于T2WI
梗死与缺血鉴别
缺血灶:T1、T2多呈等信号;
FLAIR序列呈高信号;
DWI序列可将缺血灶与新鲜的梗死灶区分出来
即临床上怀疑有梗死灶存在时应在日常T1T2FLAIR序列基础上加做DWI即弥散加权序列,可帮助确诊。
颅脑外伤
硬膜外血肿:血肿位置局限,多在受力点,脑疝常见,极少跨越骨缝,多单侧,幕上,梭形
CT不易发现病灶时可行MRI检查
注:枕部骨折CT表现应与人字缝相鉴别,图例箭头处为骨折透亮线,人字缝位置更靠近颞部,且双侧对称
硬膜下血肿:血肿范围广,多因对冲伤所致,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非在蛛网膜下腔,呈新月形,双侧硬膜下血肿时中线结构可不发生移位,但可从脑回改变与年龄不相称而发现。
急性脑挫裂伤:脑实质损伤,可见颅内气体时提示有颅骨骨折,临床上有耳鼻漏时提示颅底骨折
脑挫裂伤
多由脑回撞击颅骨所致,额、颞叶最常见,病理改变包括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多发散在小出血。
CT、MRI表现为多发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可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血肿、骨折、颅内积气,急性脑挫裂伤多选择CT检查。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池、脑沟位置原为脑脊液的低密度影后被血液填充后表现为高密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