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景雯。
今天有幸听好友分享他的资产配置理念及操作建议,将世界顶级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转换成月收入刚过万的小白领可以实践的方案,真是送上膝盖五体投地都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敬意。
和好友相识四年,一直在投资领域相互分享,他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理念,我也逐渐完善自己的财富系统,非常珍惜有能这样一起交流并成长的小伙伴。
恕我直言,很多人对钱的理解,还停留在金本位时代,认为有钱就代表了一切,恨不得一两年就翻到千万身家。醒一醒吧,现在是信用货币时代,钱的反身性更重要,也就是所有可以=钱的存在。货币是两面一体的,正面看货币是钱,背面看货币是可以兑换成钱的各种东西。如果连最基本的“货币”都不理解,还谈什么投资理财过好日子?
当然每个人都想过好日子。
但是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
脱离具体背景和个人条件来讨论过日子这件事,都是忽悠。所以我不打算说具体内容,以免忽悠大家,只说一点个人观点。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游戏,那降维攻击的选手无疑更容易成为赢家。
降维攻击,意味着你的思维在高一层谋篇布局,而在低一层凭借不输于任何人的执行力站稳山头。
执行力不是问题,做不到是因为没想明白,意识&逻辑&信念这一层面如果没有理顺,就会被思维捆住手手脚脚,表现出一副拖延症的样子。
思维能站上多高层次,是决定性因素,战术上的花样百出抵不过战略上的精准卡位。而思维的层次性,取决于你穿越了多少个小世界;如何理解终极概念,比如时间、价值、存在;你选择相信什么,又愿意捍卫什么。
前阵子身家千万的朋友请我吃饭,我问他,你现在也算中产阶级了吧。他撇嘴,不算。聊来聊去,我听明白他介意的是自己虽然挣钱,但没有什么“存在感”。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感”,容易被人们理解的表现形式就是“社会地位”,大概就是常说的吉祥话里“大富大贵”中的“贵”。在当下的社会,一个人想‘富’不难,创业公司一年融资两轮,妥妥的千万身家,但想‘贵’很难。因为‘贵’反映的是社会对个人的认可,比如听闻谁的工作是警察,我们都会内心默默地对他多一份尊敬。
从长周期(30年~50年)来看,最终可以令自己满意的好日子,是有富有贵。
承蒙朋友们抬爱,借人生年轮深入沟通过一些个人规划,我发现大部分人所考虑的未来都很近,3~5年常见,很少有人能想到10年、30年、50年之后。当然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考虑自己七十岁的事情没必要。但我想说,对人生长周期的规划,完全没想过,和哪怕想到一点点,这就是天差地别。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每个人最大的资产就是时间,然而最大的成本也是时间,在时间面前,没有人输得起。
如果你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在三十岁之前,建议放开人生的波动性,体验生活的宽广。在这个过程中,你逐渐拆开生活送给你的礼物,收获一层一层的历练,最终思维够高层,手脚够麻利。然后选择一条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走到最高处。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必然要与人工智能并存,当智商不再重要的时候,心灵会越来越重要。这个社会将越来越倾向于内心纯粹的人,所以建议去找合适自己发挥的领域,尽可能做到极致,不同的山都有个顶,能站在山顶的人必然万众瞩目。如果挑了太高的山,沦为其他人的陪跑,没有意义;如果挑了太低的山,很容易登顶,但自己没有充分发挥,还有潜力没有兑换成价值,再换山头沉默成本太高。
如果你理解了货币,就知道钱是有来源的,走在自己的路上,不愁没钱。
如果你理解了自己的路,一路走高,走到足够高的位置,占山为王,不愁没地位。
如果这两点都做到了,请问这是不是你想过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