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情绪化的那个小孩瑜,今天又惹祸了。事情是这样的:课间操大家排好队,正准备下楼,一个学生肚子疼,我一边给她家长打电话,一边给她写请假条。
等我走出教室,看到瑜正要打路队长。我一问才明白,是他在和后面的学生打架,路队长用路牌拍了他一下。他就开始不依不饶了,要打路队长。我赶紧阻止,但他又开始了那种模式:“我就要打他,我就要打他……”
我知道再这样下去,他还是会打路队长的,加上学生们等着下去做操。我说,那如果你这样,就不要下去做操了。他说:“好。”就径直走近教室。我着急带学生下去,就没再管他。
课间操要做两遍,班主任必须跟操,我也不能上去,想着他一个人在上面,千万别有什么事,我祈祷着。哪怕大队委查人(怕教室留学生不安全)的时候扣点分,也千万不要出事。
第一遍做完,开始做第二遍,拿牛奶(学生订购的学生奶)的三个学生过来做操,他们争先恐后的告诉我一件让我瞬间不淡定的事:“老师,老师,瑜在和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打架。”
“什么?瑜在打架,竟然和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打架?”我简直不敢相信。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刚刚还在祈祷千万别有事,结果他又惹祸了。
这个时候操做完了,我带着学生赶紧到教室。急急忙忙来到他身边,问他怎么回事?“我在打架,而且我打赢了。”他一脸嘚瑟。“你们怎么打起来的,你受伤了吗?”我忍着怒火,还在关心他。
他指了指头,我看到鼓了一个小包,用手摸一下,他躲着不让摸,我问:“疼吗?”“不疼。”他说。虽然说不疼,但我不放心,先用碘伏给他擦了几下,然后立刻给他家长打电话,让他们把孩子带出去检查一下,看是否有问题?
连着打了两个电话没接,等待的过程中,我详细的问了一下原因:原来是那个学生到我们教室门口用乒乓球拍拍门框,瑜在教室里面用手鄙视他,他气不过,就走到教室,两个人打在了一起。
后来因为拿牛奶的孩子上去,才把他们拉开。这时他奶奶过来了,我让他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他奶奶可能认为理亏,就问他是否疼痛?是否回去?他说要上课。
第二节是数学课,我陪着他奶奶下楼,针对他的问题又说了一节课。最后奶奶说先瞒着父母(不知道父母的态度),我说你们自己协商,当务之急我要去找那个学生。
无论他父母什么态度,毕竟他暂时吃亏了,而且这样的行为也不对。作为老师,我肯定要找到当事人,把事情说清楚。即使他父母有想法,最起码那个学生我找到了,也好“交差”。
给校长大致反应了一下情况,两种方案:一种带着学生去找,一种查监控(教室没有,只能看到走廊)。我决定带着他去找那个学生。
第三节课,是我的课,我布置了任务,就带着瑜一个班一个班(六年级)去认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班找到了,可惜不是他班主任的课。我就先带着瑜回教室,班上其他学生还等着我呢?万一,我真不敢想。
中午我找到“肇事者”的班主任,说明了情况。下午,瑜正常来上课了,看来没事。第一节课那个学生过来道歉,还委屈的说是瑜鄙视他,还骂他妈妈。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当瑜的面批评那个学生,如果你不过来是不是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他怏怏的走了。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松了一口气。至于他父母知道后什么情况?我,我还得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