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人生三境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多云

人生有三重境界,如果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那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三字经》里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就是说:人在最初,本性都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的本性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后天的努力程度、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不太一样,品行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一个人的人生之初是纯洁无瑕的,初次认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有人告诉你这是山,那你就认识了山;有人告诉你这是水,那你就认识了水。你所有的认知,都是你最初见到过的模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过的事情也逐渐多了起来,你所认识的世界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人的心态开始浮躁起来,开始对世界产生了各种怀疑。

在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惑的、警惕的、复杂的,不再愿意轻易地相信什么。

这个时候,人们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

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就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世间的一切都是人主观意志的认知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有的人停留在人生的这一个阶段,永不知足,这山望见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不停地跳跃,一度争强好胜,与人争风,与人计较,永无满足的一天。

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如何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我们苦苦挣扎的结果,无非是痛苦一生,辛苦一世,害苦了这条性命。

人生没有了快乐,没有了健康,没有了幸福,有的只是劳碌,只是辛劳,只是无奈。

有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他们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最终抱恨终身。

有一些人通过自身的修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那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个时候,人学会了舍弃,学会了知足,学会了选择,学会了面对一切。他们专心致志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比较,不与外人计较。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

这个时候的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只要活得真实自然,活得潇洒自在,活得无欲无求,这便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摄影/北寿寺 重读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美学家王国维先生及佛教禅宗的“人生三境界”受益匪浅,分享觉悟!觉解...
    北寿寺阅读 826评论 1 1
  • 梦海扬帆 编号:0178 上期解读了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那是王老先生个人的治学思想,后人把他上升到人生层面,...
    梦海扬帆阅读 4,589评论 0 2
  • 在唐代,有位禅宗大师,叫青原行思,他曾经提出过一个关于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
    十月桃花雪阅读 2,019评论 9 20
  •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醉后挥毫笔有神阅读 127评论 0 0
  • 导语 人生经历的成长常常与旅行的样式无二,从看见的风景的量的多少,逐渐就会影响到每个人的心境,开始了解就会欢喜,了...
    漫游家阅读 99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