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开门,才能看到他人,看到世界
当我心门紧闭的时候,就算是成功人士的箴言,也无法走进我的内心。然而,当疲惫感一波又一波地袭来,我开始意识到,要自我调整了。最近参加了一个心灵写作的课程,每一天的时间,除了读书之外,就是梳理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需要我们直面很多残酷的过往。但我还是做到了。
随着不断地自我剖析,我开始意识到,自身能量的重要性。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疲惫的原因,那就是过度的能量消耗。
这不在于我做了多少事情,事实上,每一个有孩子的成年女性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工作和家庭,其实很难平衡。我深陷在各种琐事中,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
后来,我察觉到,这些事情之所以大量地消耗了我,主要还在于我的心态。我把陪伴孩子看作是消耗,那我就会累,就会烦。我把工作当做消耗,那每天上班我就会不开心,这也是正常的。
可是,如果我在这些让我觉得辛苦的事情中,找到一些让我愉快的理由,是不是我就不会那么疲惫了?我这样尝试了,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能量开始增长,我开始看到自己能力的壮大。我不再脆弱地想哭,我开始有能力去体谅母亲的不易。我开始能够欣赏孩子的顽皮,我开始接纳自己需要休息。
我不是不够努力,我只需要适当地调剂。我的能量上升,也感染了家人。到今天,家里的氛围也好了很多,不再如以前那般压抑。这其中也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米歇尔·奥巴马。
2.向米歇尔·奥巴马学习
大概率,没有几个女人,会比曾经的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更忙碌。她在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写作,我很好奇,她会写什么?
她会写如何管理团队?还是分享自己的过人之处?她会在书中如何谈论政治,亦或者分享自己作为女性平衡家庭与事业的独门秘方?
我带着无尽的好奇,翻开了米歇尔·奥巴马的这本《我们携带的光》。这本书,我读得很慢,读了好几天。
从内容上来说,这本书太让我出乎意料了。她讲述了她的一生,让读者看到政治光环下,她作为平凡女性的挣扎与困苦。我读这本书,被她的坦诚深深地治愈了。
作为黑人,作为女性,她的成长,本身就是坎坷的。可是,她却依然取得了如此之高的成就,其背后的付出,是让人敬佩的。
她把那些帮助她自己克服人生困境的各种心法,称之为“工具”。而这些“工具”,是我们所有人在面对困境的时候,都可能会用到的。
虽然,每个人在“工具”的使用方法上,略有不同,但米歇尔·奥巴马在选取工具的策略上,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
去做微小的事情,它能帮助我们重新掌握更大的力量,这种心得,在疫情期间,我也有过。当我们对外界感到无力的时候,我们就该重新出发,去拥抱那些生活中可以掌握的确定性。在拆解恐惧时,那也是重新收获勇气的时刻。以善意开始,我们更有可能收获更多的善意。在“看见”自己的同时,我们也更能找到充足的自我确信……
朋友、家人、伴侣,这些都是我们能量的源泉。如果你有幸拥有,请一定珍惜。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缺失,也请别失望。去找回来,去主动创造。
去分享,去敞开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收获更完整的自我。身披铠甲有时候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抵御伤害,但是,太沉重的铠甲,也会成为我们前行的负担。行高处的路,不要放弃,继续努力。道理就是这样地朴素,我们做到的部分,自然就溢满光芒。
3.我们就是自己的光
看见自己很重要。在成为美国第一夫人的八年里,米歇尔·奥巴马也总是记得自己的来处。她努力为更多的弱势群体争取更多的权益,同时,面对他人的不解,她也选择不争,而是继续努力。
这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来源于她对自己信仰的确信。她有自己的光,并努力把光播撒大地。她真的成就了很多人,同时,也成就了更高的自己。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记下了很多的名言警句。但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她这个人,从此在我心中鲜活起来,成为了榜样一般的存在。永远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提醒着我们,不要放弃,要继续努力。我们就是自己的光,相信自己,才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