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的荒岛读书会,正赶上中考高考临近,社会的关注点很多都放在青少年上,这一期我们邀请到心理学珺泽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如何识别和预防青少年心理危机——成都49中事件的思考》。
现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很多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确实有太多的新闻事件和身边案例都会体现出青少年由于社会诱惑,学业压力,以及家庭误导影响等方面,很多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逆反叛逆和对抗状态,甚至有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行为发生,为什么人前看起来明明很好,人后却偷偷伤害自己?一张灿烂的笑脸下,隐藏了多少我们不知的秘密?
这一次,从心理学的层面,我们来试着理解青少年,走进青少年心灵深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统计结果,截至2018年8月,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而中国每年自杀人数多达30万,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自杀未遂者,在国民死亡原因中,自杀已经排在了第五位。
令人痛心疾首的是青少年(15岁~34岁)自杀已经排在了首位,达到了每年15万之多,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们的孩子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决绝的选择了离开人世间呢?
2018年北大研究团队对几所重点高校进行调查研究显示,这些重点高校的人中龙凤们竟然有24.5%想过自杀,有6.5%实施过自杀,看到这些数字,我们的家长可能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而事实却真实的存在着,尤其是越是重点高校,这种状况越明显和突出,看到这样的结果,不得不给我们的家庭,学校,乃至社会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被卸掉的门
这是一个高一的男孩,他是被妈妈带到珺泽老师的办公室的。此时的他眼睛有些呆滞,身体和面部是僵硬的。他不会扭头,只能身子和头一起转过来。
在母亲和老师诉说孩子的情况时,孩子突然暴怒了,眼睛死死的瞪着母亲,母亲不能承受孩子的情绪,抬手就做了扇嘴的动作,而男孩已经习惯了这些招式,抬起胳膊防卫。老师马上制止了两人的攻击,把孩子单独领到另外的房间。
男孩情绪慢慢平复,两人开始建立信任关系,男孩面目开始缓和,慢慢的说:“我恨她,我希望她死了才好”。他说,老师你看过《小欢喜》吧,乔英子的母亲在英子的卧室安窗台,时时监视英子的学习情况,我们家和电视剧演的一样一样的。更可恨的是,我妈还把我卧室的门卸下去了,卸下去了。
看着孩子胳膊上一道道的伤痕,心很疼。
所有的孩子都在意学习
我们以为那些描龙刺凤,挑事打架的孩子是不在意学习的,可是接触到的这样的孩子越多,越心疼他们。越深入的了解他们,越觉得做为教育工作者身上的责任重大。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在意学习,都有向好的一面。只是我们对他们的看法出了问题。
养育孩子不容易,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共同成长,时刻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同时要让我们的孩子时刻觉察到父母和我是一伙的,她的内心才会安定与平和。才更有力量面对生活的烦恼和挑战。
为什么孩子会有不良的情绪,甚至极端的想法
首先影响最大的是学业的问题。就像前面说的,每个孩子都在意学习。可是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对学习懈怠了,偷着打游戏了,我们先不要着急,要学会先观察孩子找到孩子这段时间变化的原因。
有的家长想不到别的,看到孩子成绩稍有下降,就开始琢磨找家教补课,或是刨根问底挖出孩子的小秘密,这些真的很让孩子反感。
我们要做的是静观其变,默默的关怀,同时侧面和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还有就是和同学的关系如何,我们也要辅助孩子交朋友,让他的心流向外,而不是向内。向内会攻击自己,让自己走不出自己的心灵。
其次,是早恋的影响。如果按生理年龄来讲,初高中时代正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老师和家长不要视为洪水猛兽,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会让我们的孩子平稳的读过这个时期。
千万不要因此作贱孩子,讽刺孩子,让他觉得自己对异性的爱是脏的,从而否定自己,或因此自暴自弃。
第三是单亲家庭。家长两人的分离,并不代表孩子会失去父母的爱。所以,父母双方如何与子女共处,处理不好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有一个女孩,初中时父母离异。女孩很希望父母可以同归于好,可是她没有能力说服父母。她知道父母最在意的是他的学习,于是她开始不学习,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看似在吸引小男孩的眼光,实质上是想让父母关注。她用学习的代价也没换来父母的回心转意。
第四,生在溺爱家庭的孩子容易出事。孩子过于顺利,会让孩子无法面对生活的挫折。就如温室的小花,是很难抵御风雨的。而且这样的孩子容易冲动,暴怒,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
最后是爱挑毛病的父母。例如警察,法官,老师,医生,军人。这是职业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些职业形象带到家里,这会让孩子很焦虑和压抑,孩子自主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