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的好像是一个很飘忽又很学术的问题,就命名为
《从老蒋的饭圈文化观察出发浅谈关于现代年轻人对文艺作品现实感的需求》好了!
这里是我看了老蒋新一期视频,想来聊一聊他视频里面的一个有趣的观察和结论,关于“现实感的进化和迭代”。
老蒋说关于他近几年的观察发现到,现代年轻人对于文艺作品中现实感的需求越来越低,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更轻易地接受更加天马行空,更加虚构,更加没有现实基础的设定。
他举了这样的例子:上一辈人,比如说我们的爸爸妈妈,可能叫他们去看漫威的电影,他们会不愿意去看。理由是里面的事情都是假的,什么人飞来飞去啊,有激光炮啊,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世界中,因此他们就不太感兴趣。但是如果是现实题材的电影(比如《我不是药神》),以真实事件改编或描述的是很有可能发生在现实世界的事情,这种现实感更高的电影,他们就会有兴趣看。我的爸妈也是这个样子。
而老蒋这一辈人(这个说法好像有什么问题?),对现实感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是能接受幻想作品,但是需要是“拥有现实质感”的幻想作品。需要有比较完整的世界观设定和完备的逻辑链条,这样才可以相信它,并投射自己的情感。
而据老蒋所观察到的新一代人,对于现实感的要求非常低。甚至不需要有什么道理。比如各种奇妙的设定(ABO)(花吐症了解一下?),比如vtuber(虚拟偶像)。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每一辈人所需的现实感是逐渐下降的,老蒋把它分为三个阶段:(1.真实即现实,不现实即不真实。2.用模拟现实来构建真实,真实源于现实的质感。3.真实变得不再重要,情感投射无需完备的逻辑。)
并得出了结论:
“人类对于现实感的需求在不断降低,或者说我们对现实感的构建方式在进化,在迭代。”
我觉得这个观察是没问题的,但这个结论似乎有点简单粗暴。不能因为这一段时间人们对文艺作品现实感需求的变化,就得出“这是一个趋势和进化”的结论。
在我看来,这个现象的出现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时代因素。
老一辈人的现实主义倾向其实来源于他们那个时代。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物质极其匮乏,吃饱饭大过天,至于文艺作品,都是一些虚头八脑的东西,他们觉得那是没有用处的,也没有什么精神产品和精神需求。
而我们再往前看,我们许多传统的小说和戏剧,是非常“怪力乱神”“天马行空”的。三打白骨精或梁祝化蝶,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是大家喜欢看,喜欢聊,喜欢演的东西。所以,对文艺作品现实感的要求并不是从来都那么高。
与其说老一辈人注重文艺作品的现实性,不如说他们就根本不注重文艺作品和精神需求。
第二点:性别因素。
对于所有的文艺作品,需要拥有内在逻辑,才能不出戏。这是一直都没有改变的。但是不同的人会对现实感,有不同的需求。
一个很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更关注感性和情绪,男性更关注逻辑和道理。因此,女性对现实感的关注更少,对于文艺作品的内在逻辑的要求也会更低,
第三,年龄因素
所谓的“新一代人”,普遍年龄偏小,对于现实的了解不足。就像医生看不了医疗电影,律师看不了诉讼电影,你对一个领域的知识越多,就越能发现文艺作品中的漏洞和瑕疵,越容易“出戏”。而年龄较小的孩子,大部分没有全面的知识和完备的逻辑推理能力,就很难发现文艺作品中现实感和逻辑的问题,自然对于各种文艺作品都有很强的接受能力。
总而言之,“对现实感需求降低”的现象来自于时代,性别差异和年龄这三个因素。可能还有其他我没有想到的因素。但不应该把这个现象总结为“人类对于现实感的需求在不断降低”,或者“我们对现实感的构建方式进化中”这样简单而笼统的结论。文艺作品不需要完全的真实,可以虚构。但需要拥有内在逻辑,才能不出戏,让人入戏和调动情绪。这是文艺作品的特质,一直以来都没有改变。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过雨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