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一代女相上官婉儿的传奇一生,664年,上官婉儿出生于陕州陕县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是宰相上官仪,父亲是唐朝大臣上官庭芝,母亲是沛国夫人,上官婉儿可谓是出生于名门闺秀了。如果不是因为一个意外灾祸,上官婉儿必定会拥有一个富足且快乐的童年。
664年,唐高宗李治深感不适,于是武后便趁机插手朝政,培植亲信,铲除异己,此举引起高宗不满,欲废后,命宰相上官仪草拟废后诏书,武后闻风而动,迅速赶在那之前来跟高宗哭诉,言辞多有悲切哀婉之意,高宗听后心生愧疚,于是二人便重归于好,但上官仪却因此成了替罪羊,后上官仪被武后宠臣诬告有谋反之心,惨遭处死,家产也全被抄没。
刚出生的上官婉儿随母亲郑氏发配到掖庭为奴,在掖庭期间,郑氏教导上官婉儿学习诗文,希望她能飞出这囚笼,在她的悉心教导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擅长吟诗著文,更是通古博今,异常聪慧。677年,朝廷选拔女官,年仅13岁的上官婉儿凭借一手好字脱颖而出,武则天见其年龄尚小难以服众,于是便当场出题,上官婉儿随即作答,只见其文不点墨,辞藻华丽,一气呵成,不像是随即作答,更像是夙兴而作,于是乎下令免其奴婢身份,担任内舍人,掌管宫中一应事务。在诏命墓志铭中记载,上官婉儿14岁为才人,这或许是武则天为免其奴婢身份而给予的名分,从而使上官婉儿成为了高宗名义上的妃嫔,也成为了武则天的得力助手。
上官婉儿在武则天的赏识和重用下,她的政治才干逐渐显露了出来,在她成为才人后,便留在武则天身边,为其出谋划策,起草诏令,深受武则天喜爱。但百密终有一疏,在一次的决策中,两人意见相左,上官婉儿忤逆了武则天,按律当诛,但武则天并没有这样做,只是略施惩罚,就这一事使得上官婉儿感激涕零,对武则天更是肝脑涂地,忠心耿耿。武则天称帝后,即便是政见不同她更是对武则天曲意迎合,讨得其喜爱,从此逐渐参与政务,被武则天批准处理奏折,由此她的权力越来越大,一时风头无两。
后来宫中巨变,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家,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但作为武则天身边的红人上官婉儿并未受到牵连,地位也未受到影响,反而得到了唐中宗李显的重用,拜为二品昭容,继续掌管宫中一应事宜,同时李显还下令平反了上官仪的冤案,为上官家族洗清了冤屈。与此同时,上官婉儿在军事方面也颇有见解,她提出的意见往往能左右朝廷的决策的方向,中宗在决策时,也常常听取她的建议。后来李显更是破天荒的让上官婉儿执掌翰林院,由此可见,上官婉儿当时在朝堂上的地位是多么的举足轻重。
因上官婉儿在文学方面有卓越的才华,在开拓唐代园林山水诗的题材方面多有贡献,如游《长宁公主流杯池》,突破了以往写景状物的宫廷诗歌形式,寓情于景,更具自然山水之味。因此她设立了修文馆,广召词学能臣,创诗赋词,大力开展文化活动,推动了唐朝的文化发展和诗歌繁荣。她还经常劝说中宗广泛招募文学士人进行诗歌创作,并对大臣们的诗作进行评定又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并为皇后及公主代作诗。近代文艺理论家谢无量称“婉儿承其祖,与诸学士争务华藻,沈、宋应制之作多经婉儿评定,当时以此相慕,遂成风俗,故律诗之成,上官祖孙功尤多也”。在政治方面,韦皇后掌权时期,上官婉儿多次劝说韦皇后改革制度,减轻人民负担,轻徭薄役,以赢得民心。
在中宗去世后,朝政大权旁落于韦皇后一行人手中,韦皇后欲效仿武则天登基称帝,但并未得逞。上官婉儿依附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并参与了草拟遗诏,建议立李重茂为皇太子,以此平衡各方势力,虽然最后因临淄王李隆基发起唐隆之变,711年,上官婉儿和韦皇后、安乐公主被一并斩杀于宫中,但是这却也充分体现了她的政治智慧和深远谋略。
至此,上官婉儿结束了47年的人生,死后被赋封昭容。这一生她受宠于两朝皇恩,权倾天下,享尽荣华富贵,虽然享受过一人之下万人至上极致权力带来的荣光,但也被权力深深伤害过,最终死于权利的倾轧之下,实在是令人叹息啊!
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在史坛颇具争议。有人赞其文才,有人批其谄媚。有极度推崇者,亦有轻视鄙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