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三少少数民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在中国北方有着号称北方三少的少数民族,鄂温克、鄂伦春、达幹尔族。

我这一趟骑车前往北方。时间,地点,在路上碰到的人物,会在这次骑行中不经意间地出现,并会联系到北方三少的少数民族的人物上,我也将会骑着车对他们进行介绍并贯穿这些少数民族地区。

一直以来我对北方少数民族有些粗略的概念认识,像一些名字: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室韦、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锡伯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赫哲族……,我对它们民族早期时的一些名称的看法是,他们是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或在相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部落名字,随着历史演变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名称。我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笼统理解,从最早时期先秦的东胡,汉朝匈奴,到北魏鲜卑,再到混有鲜卑血统的隋朝和唐朝皇室统治者,隋唐时北方的突厥部落,室韦,到宋朝时期由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女真建立的大金,又到蒙古人建立的蒙古和元朝,最后到女真满族建立的后金和清朝,这一系列不同历史的朝代里,都有着北方游牧民族参以,形成了中国历史。许多时候,在早期某一时候的称呼,它可能是好几个民族撮合在一起或重新融合形成的一个新部落名字。

中国人泛意识认为的北方是黄河以北,其实这只能说是地理上的北方。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为概念基础所指的北方是农耕文明区以北,即长城以北,塞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地区,即是内蒙外蒙及东北三省的少数民族区。

这趟骑车我打算去东北,前往大兴安岭深处的森林里,看一下那里居住的少数民族。十三年前、十四年前我都曾经骑车去过了内蒙和东北,但这一趟我打算走另外一些路线。我从天津出发过了北京,出了长城,过了塞北,我正式进入了北方游牧民族地区。

过了海拔一千左右的坝上草原,五月初,山上的花刚刚开,树木才开始发芽。往内蒙的路上,海拔降到800m以下,草开始长起来一片绿色。

来到了中蒙边界,在东乌珠穆沁旗东边的边界线上,在一处叫额仁高毕的小镇,碰到了一对北京人,他们是在草原上开设了蒙古包客栈和酒馆。每年六月至十一月之间接待来自城市里面,或者北京那边的过来的体验草原游牧生活的人。他们的营地建立在优美的草原上,叫萨纳营地,号称边境上最孤独的酒馆。他们是满族人,叫顾磊和佟小蕊。由于他们的祖先都是塞外的满族人,游牧民族或者叫渔猎民族,所以他们天生就有着一种游牧民族的基因,喜欢大草原上生活,所以他们为什么从北京来到这里挑选了一个优美的草原并在上面建立了酒馆或者客栈……"边境线上最孤独的酒馆",微信搜索《萨纳营地》便找到他们。一般情况下,普通生意人不会这样做,但是支持他们的行为一定是有非常深邃的思想。他们邀请我到他们营地住宿。顾磊告诉我他老家在大兴安岭里面的,在阿里河鄂伦春自治旗,叫我一定去参观他们老家,那里有嘎仙洞一个很出名的地方,是鲜卑族的发祥地。这刚好是我正要想去的路线上。他拿出一本书《敖鲁古雅》及他父亲写的《猎民生活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他说《敖鲁古雅》是他哥哥顾桃写的,他的哥哥是个纪录片导演,书中也介绍到他父亲年轻时在敖鲁古雅生活的记录和对鄂温克族放牧驯鹿的照片,他父亲是研究当地少数民族生活的学者,他哥哥作整理并到敖鲁古雅进行纪录片拍摄。除此以外,关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纪录片,用十几年时间拍摄鄂温克族三部曲,拿过香港金像奖及法国、荷兰、日本、韩国大奖。敖鲁古雅纪录片拍摄介绍了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或叫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北方的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也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他们在大兴安岭里面牧养驯鹿。我听说过敖鲁古雅这个名字,因为我的朋友敖其曾上传过剧组拍摄的照片,他是内蒙呼伦贝尔蒙古族人,呼伦贝尔旅游博主著名的网红人物,搜索"敖其在草原″,有他的介绍。关于大兴安岭里面养驯鹿的少数民族的故事,敖其也参加他们的拍摄。所以当我浏览敖鲁古雅这本书,我就发信息给敖其,果然他们是一个合作团队。从顾磊和佟小蕊的"萨纳营地″里,听到的对大兴安岭里面有关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介绍,开始了我这一趟往东北深处骑行的前奏。

沿中蒙边境线过了大兴安岭南部再过了阿尔山,到了呼伦贝尔,我碰到了敖其。在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敖其的工作室,我碰到了北方三少的少数民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再加上蒙古族的敖其,加上我,工作室一共有五个民族。我们在敖其这里喝酒聊天,啤酒的名字也符合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叫"鲜卑源″,说到鲜卑,最早时期应该是匈奴或东胡所属,到北魏时北魏及北方许多部落就有由北方游牧民族鲜卑人建立的国家,鲜卑族应该是北方多个少数民族撮合而来的族群,有人说起源于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及外兴安岭、大兴安岭等地,有学者认为西伯利亚的"西伯"音为鲜卑又为锡伯,后来鲜卑族不断演化,一部分到中原与汉地人融合,一部分留在北方形成后来的多个游牧民族,包括满族、锡伯族、蒙古族、和一些包括现在的北方三少少数民族。我想到了13年前,骑车在呼伦湖北边草原上,见过有鲜卑人的坟墓遗址,呼伦贝尔是鲜卑人居住的地方。在工作室里,北方少数民族他们的热情绝对超乎我的想象,她们说草原上的民族能够从晚上喝酒一直喝到天亮,草原上的夏天很短暂,他们很珍惜夏天,因为太阳下山下的比较晚9点多才天黑,然后早上3点多就天亮了,一夜很快结束,所以说北方游牧民族喝酒能喝到天亮。她们叫我一定要去鄂伦春自治旗那边看一下。

网上介绍。鄂温克人属于北极民族的一支,和爱斯基摩人有着相同的祖先,原居于西伯利亚。公元前10000年在亚洲与北美的白令海峡距离估计很短海床很浅,冬天时甚至结冰相连,爱斯基摩人的祖先一支从海堤上横渡,来到北美洲,发展成为美洲原住民之一。

据网上介绍:公元前2000年鄂温克人的祖先居住在贝加尔湖沿岸地区。老鄂温克人称故乡在勒那河附近的拉玛河,即现在的贝加尔湖。《鄂温克族简史》认为,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铜石器并用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 。

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2021年统计中国境内鄂温克族的人口数为34617人。鄂温克族分为索伦,通古斯,敖鲁古雅三部。

索伦是达斡尔人对鄂伦春人的称呼,意为“生活在山林的人”,因鄂温克人英勇善战,所以其周边部族同被称为索伦部。索伦人从蒙古人学习到养马和饲养蒙古犬,沿着阿姆河行游牧生活。很多索伦人在清朝进入了满洲八旗而成为了满族,其他的索伦人编入布特哈八旗和索伦八旗。著名人物有乾隆时期的海兰察。十八世纪满清政府为了防止帝俄势力南侵,从布特哈地区征调鄂温克人入营并携家带眷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区及塔城和伊犁等地,其后裔即是今鄂温克族自治旗中的鄂温克族。

清朝初期,鄂温克人骁勇善战而闻名与达斡尔族和鄂伦春族合称索伦三部。之后由于鄂温克人甚为强悍,雄于其他诸部,与其相邻和杂居的民族不问部族名称,概称鄂温克人为“索伦”。鄂温克人在抵抗沙俄入侵战役中战绩赫然。清代皇帝曾多次盛赞索伦鄂温克人。

通古斯:

主要是指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锡尼河流域的鄂温克人,这部分鄂温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

敖鲁古雅:

自1957年以来,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经历了四次集中搬迁, 定居奇乾,从额尔古纳河畔的奇乾搬至满归,后又迁于敖鲁古雅河畔,并最终移至根河市郊。(综合以上为网上介绍)

我骑车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游览,鄂温克族自治旗应该就是鄂温克族索伦部后裔居住的地方。在城市的河边有着驯鹿和鄂温克族人帐篷的标志性雕塑。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他们的帐篷很有特色,呈锥形。

之后我出发北去,往莫日格勒河草原和鄂温克民族苏木。鄂温克族也叫通古斯,有些学者认为汉语中自秦汉时期的出现的词语“东胡”,即是音译自通古斯(Tungus)。也有据说是雅库特人对鄂温克人的称呼或布里亚特人给鄂温克人起的称呼,意思是"畜养猪的人"。 我骑车在美丽的呼伦贝尔莫日格勒草原上,它北部就是通古斯鄂温克民族苏木,我来到镇上,这里就是鄂温克族通古斯部。通古斯人的畜牧业非常昌盛,在草原上养了很多牛羊马匹。

之后我骑车前往额尔古纳,再沿着根河流域东去前往大兴安岭深处,大兴安岭风景美丽树木茂密农田肥沃,夏天到处一片绿色。数天后来到根河敖鲁古雅,此处就是鄂温克族敖鲁古雅部,也是鄂温克族牧养驯鹿的地方。号称"中国唯一的驯鹿部落″和"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当我骑车来到这里,就跟之前我在东乌旗额仁高毕草原上的萨纳营地主人顾磊所介绍的敖鲁古雅和猎民生活日记联系起来了。

我想起在2015年的时候,我骑车在额济纳旗看见一本蒙文的书,书上介绍有个小孩子乖一些驯鹿照片,后来听说上面所指的地方是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那么书上的内容所指的养驯鹿的地方应该就在这里。我又想起了2014年的时候,我骑车在西藏的比如,在县城东边的城郊河边看见一头大型驼鹿(驯鹿),它从山上下来到河边,遭到十几凶残的野藏狗(敖犬)围攻,情况十分危急,(这种成群野敖犬听藏民说比狼还可怕)驼鹿一步步被迫到河中去,我在路边看到爱莫能助。这时候发现有藏族人拿起石头向那些野藏狗扔过去,最后那些野狗四散而逃驯鹿终于得救。最后驯鹿往河流的上游奔跑向山谷中离去。

我又想起以前在老家看香港电视,有一次播放纪录片,里面介绍在北极圈附近一些养驯鹿的民族的生活,我想到他们应该跟中国这边的养驯鹿的鄂温克族是相同的民族。

(网上介绍:敖鲁古雅是鄂温克族三大直系中雅库特系其中的一个小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也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而“鄂温克”,在鄂温克语里面的意思是“住在大山里的人们”。

公元前2000年,鄂温克族祖先住在贝加尔湖及外兴安岭地区。公元17世纪起,生活在俄罗斯境内部分鄂温克人,开始往来于勒拿河及额尔古纳河流域,在陆续南北迁徙的过程中,他们被称作是“跨界民族”。

通古斯族群基本是渔猎民族,最早其实是雅库特人对鄂温克人的称呼,主要生活在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这些人群的语言与中国东北的满族语言相近,故这个语言群体被称为满-通古斯语族。该语族下分为通古斯语支和满语支两支,赫哲语大体介于两者之间,满语支以松花江流域为中心分布,其代表是满族和赫哲族,通古斯语支的范围比较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勒拿河沿岸、叶尼塞河流域及贝加尔湖周边、勘察加半岛等地也有部分分布。

一般认为,满-通古斯语族是发源于贝加尔湖附近的一个古老的语族 ,如今属于这个语族的包括中国境内的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奥罗奇人、那乃人 (都是赫哲人,即女真人的一支)、乌德盖人、乌尔奇人、鄂罗克人、涅吉达尔人(鄂温克别支)、埃文人。(综上为网络介绍)

敖鲁古雅,是让人有些惊艳的地方,这个地方与中国很多地方不一样。但现在也基本上逐渐商业化和现代化起来。鄂温克人的牧养驯鹿的生活可能会慢慢的消失。许多族人都搬到了新建的房子里。毕竟在这里森林中的生活环境是恶劣的,在夏天树林里的蚊子和蜂蝇极其可怕,甚至能把人吃掉。到了冬天这个地方又是全中国最冷的地方,号称冷极,达到零下50多度,在这种寒冷环境下,如果没有足够御寒衣物和保暖住宿能够另人致命。因为夏天这里又湿又闷和遍布大量的蚊子,这些蚊子极毒能叮穿衣服,一旦被咬皮肤严重肿胀并且出现隐痒和隐痛,我被迫戴上魔术巾脖套并折叠成双层封住头面,在根河之前头部和耳朵受到了蚊子的攻击,犯病了并且带有发冷发热头昏恶心乏力的症状,状态不妙我只好吃药自救。大兴安岭的美景没错是很漂亮,但我心想着尽快通过走出大兴安岭。

离开根河,我往阿里河鄂伦春自治旗的方向去。大兴安岭深处的风景十分漂亮,森林变得更加广大茂密翠绿,白桦树和落叶杉共生,森林沼泽河流湿地组合一种非常原始的森林风景。路过伊图里河、克一河、甘河、吉文,来到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这里也是大兴安岭大鲜卑山的所在地,号称鲜卑族的发祥地,北方少数民族兴旺之地。萨纳营地主人顾磊也曾提到过这里有嘎仙洞,古鲜卑族人曾从贝加尔湖迁移至此地,是居住的地方和发迹的地方,洞里还北魏时期所刻的石壁。

网上记载:拓跋部的先人起源于今大兴安岭北麓,它本和室韦先人同种。以后拓跋部向西部迁徙,西汉末期先迁到今扎赉诺尔(呼伦贝尔)附近,东汉初当更西迁匈奴之地。

据记载:1980年7月,考古学家米文平先生经过不懈努力,在嘎仙洞的石壁上,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等人到嘎仙洞祭祖的祝文石刻,与《魏书》记载相符,解决了北魏先祖石室的具体地点问题。全文201字,汉字楷隶,风格古朴苍劲,祝文大意是说:拓跋鲜卑走出大兴安岭南迁,统一黄河流域入主中原的过程,并对他的祖先歌功颂德,祈求祖先保佑。“嘎仙”是鲜卑语“部落、故乡”的意思,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之意。(网摘)

来到阿里河鄂伦春自治旗,当地鄂伦春族人基本上现在都过上了现代人的生活。我想起了13年前我骑车经过呼玛十八站,所见到的当地鄂伦春族人,他们住的房子和穿着跟所有现代的人一样,你根本察觉不出来,他们是森林里打猎的少数民族,披着兽皮带着鹿角的那种概念式的模样已经不存在。

据网让记载:元朝时,鄂伦春人被称为“林木中百姓”和“北山野人”,分布极为广阔,在辽阳行省的管辖之中。明朝时黑龙江以北有“乘鹿以出入”的“北山野人”,就是指游猎于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的“使鹿部”,也就是鄂伦春人。清初文献曾把鄂伦春人称为“树中人”。“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即“使用驯鹿的人们”。另外,“鄂伦”的发音与驯鹿的发音(oron)相同,(cho)是表示人的附加成分,两者合起来为(oroncho),即“鄂伦春”,汉语就是“打鹿人”之意。

有关鄂伦春族的起源,有人认为是室韦,即蒙古人,而更多的人相信是肃慎,满清的祖先。

鄂伦春族最早活动在黑龙江以北、贝加尔湖以东,差不多是外东北地区,现在属于俄罗斯。唐朝时,这一带的主人是室韦,有20多个部落,唐朝设立室韦都督府对他们进行管辖,然后又先后归属辽金两国。后来有一部分室韦向西进入草原,与当地游牧民族融合后,发展成为蒙古人,建立起人类蒙古国。

元朝之后,留在外东北的室韦被称为鄂伦春人,明朝把他们跟女真混为一谈。事实上,他们与女真都是渔猎民族,很多习俗都差不多,确实可能为血缘关系。而且由于鄂伦春族生活在更靠北的地区,很少与汉人接触,被称为生女真。在反抗沙俄侵略的战争中和之后日本入侵对他们进行种族隔离,鄂伦春族人口损失严重,2010年时统计是8659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鄂伦春族分布的地域,分为17世纪中叶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17世纪中叶前,主要分布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直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鄂伦春人逐渐南迁到黑龙江南岸大、小兴安岭地区,分别在呼玛尔河流域,逊河、沾河、乌云河、嘉荫河流域,阿里河流域,多布库尔河流域和托河流域五个流域过着游猎生活。(综上为网上介绍)

从上面介绍中可以看出鄂伦春族人、室韦、鲜卑拓跋是有同种或相关联的关系。我一零年时骑车到额尔古纳河河边的室韦,所见到的室韦的石头上刻着号称"蒙兀室韦",是蒙古人的起源地。那里也是鄂伦春族人居住过的地方,虽然现在那里居住了很多俄罗斯族人。在中国北方土地上,经常出现外来族群不断迁移和混入。

北方三少少数民族 下

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9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12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35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97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83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2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3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8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4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