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同样的课,同样的老师,不同的学生,感受完全不同。作家张德芬的一次线下课,其中一位学员觉得和自己期待的不同,觉得失望。而另一位需要靠翻译,才能听懂的外国学员,却觉得那一堂课收获满满。
事后张德芬看两位学员不同的感知,分析其中那位感到不平的学员,除了觉得自己吃亏,全然看不到已有的收获,她的身上存在一种“被剥夺创伤”。“被剥夺创伤”的感受,很有可能是从小在家庭教育中,刻入了生命中,成了一个人行为处事的自带模式。这是张德芬在《情绪自由,人生更轻盈》,分享的亲身经历。
张德芬老师的作品,陪伴了我很多年。看她的文,心中会感到温暖。在《情绪自由,人生更轻盈》里,张德芬带着读者,分析自己的情绪,学会向内看,与情绪和解,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轻盈。
三种家庭中,常见的“被剥夺创伤”,你家中招了吗?
怎样的情形,会造成一个人的“被剥夺创伤”?张德芬在《情绪自由,人生更轻盈》里,分享了在家庭中,容易出现“被剥夺创伤”的三种情形。
不公平对待
言而无信
忽略感受
你的不公平对待,是我最厌恶的事
不公平对待,最容易出现在多子女家庭,尤其是二胎家庭中。之前看过一个视频,标题大概是姐弟打架。然而打开视频之后,会看到弟弟打姐姐打得起劲,在这个过程中,一旁的家长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拍摄。视频的最后,被弟弟打得忍无可忍的姐姐,还手打了弟弟一下。亮点来了,原本一旁当旁观者的家长,立马抬手阻止,视频结束。
这种视频,不少见。家长们以为的“有趣”,实际上藏着“不公平对待”。孩子不懂?不会的,他们的心中非常清楚。
前段时间,陪我家老大参加一堂陶艺课时,非常巧,那一组的小伙伴,家里都是两娃。聊起与弟弟的日常,其中一位姐姐,一脸平静地说“看着弟弟就很想打他”。问及原因,是每一次和弟弟起争执的时候,她妈妈无一例外都是帮着弟弟,同时还会加上一句“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所以,她如果出手,都是在家长看不到的地方。手足情?没有的,在她看来,只有对弟弟的厌恶。
“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这句话,是很多老大讨厌听到的话。有一次,我家老大在路上看到她同学在大哭。事后问同学原因,是她的作业本被妹妹撕掉,她妈妈却不以为然,觉得撕了就撕了。让女孩在校门口就忍不住大哭的,是她妈妈的那句“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两姐妹之间只要有冲突,不管妹妹做错什么,妈妈对妹妹都是没有责备。所有的事,都要“让着妹妹”,女孩心中积累了太多的怨气。
多子女家庭中,家长经常性地“不公平对待”,会造成孩子的“被剥夺创伤”。
你的承诺,是我信任墙的基石
父母对孩子的信守承诺,会筑起孩子对他人的信任感。
心理学家胡慎之提起与他爸爸之间的隔阂,小时候2件事,给他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一次是他爸爸承诺放学后,带他去吃好吃的。结果胡慎之等了很久,只等来妈妈。另一次是爸爸第一次带胡慎之去儿童乐园玩,结果中途有事,爸爸将胡慎之交待给儿童乐园的门卫,也没有在承诺的时间回来。这两件事,造成了胡慎之和爸爸之间的隔阂,并且很难消除。
就像成年后的胡慎之说的“兑现承诺比承诺重要”,不信守承诺,会对亲子关系,产生裂痕。想要修补这条缝隙,未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千万别高估自己履行承诺的能力,也千万别低估孩子的记忆力,想好之后,再对孩子做出承诺。我们对孩子是否信守承诺,会影响到孩子的信任观建立。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未必是事实。医学博士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里提到,如果大人不能正确理解孩子的时候,孩子会产生一种“憋屈感”。误解会产生“憋屈感”,那么忽视呢?张德芬在《情绪自由,人生更轻盈》里,提到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感受,会带来“被剥夺创伤”。
关注孩子的感受,需要我们做大人的,有更多的觉察,和更多的行动。我家老二,起床时间越来越早。因为觉得他5点多起床,会打乱我的计划。听到他呼唤我的声音,不太情愿地走过去,说出“怎么又起那么早”。他听出了语气中的责备,大哭一场。哭完之后,还跑到桌子底下,躲起来。
这完全是一句带责备的话,引发的哭闹。看着桌底的孩子,老母亲的内心,是不好受的。觉察到他的委屈,想着与其生气,不如去运动,索性带他出门去锻炼。孩子刚刚还带着眼泪的脸上,早已笑容满面。在小公园里,还收获了满满一堆的称赞,他是早起锻炼的人群中,唯一的小小孩。
孩子太早起床,我心中有“怨气”,我的语气,让孩子觉得不被理解,又给孩子带来了“怨气”。环环相扣的“怨气”,让亲子之间的互动,充满冲突。那么,关注孩子的感受时,有好的方式去处理“怨气”吗?张德芬在《情绪自由,人生更轻盈》里,分享了三种处理方式:坦诚、善意、不责怪。仔细回想生活中的细节,能好好交流的时刻,不就是这三种方式的结合吗?
坦诚、善意、不责怪地交流,才能真正关注到孩子的感受。正确关注,与情绪和解。
你的言行,我的情绪盾牌
同样遭遇情感上的困惑,两个人的感受却全然不同。张德芬在《情绪自由,人生更轻盈》里,分享了两位女性朋友的经历。
同样觉得遇到真爱,而插足了他人的感情。其中一位,后来发现对方与多位女性有越轨行为,而忍无可忍,她最大的情绪感受是:被辜负、被利用、不被爱。而另一位,发现对方与他人聊骚而崩溃,她的情绪感受主要是:羞辱、挫败。
张德芬帮她们梳理情绪时,她们反思这些情绪的根源,在于她们的母亲。感觉被辜负、不被爱的女性,小时候努力讨好母亲,却一直做不到,并且经常被骂。另一位感受到羞辱、挫败,源自小时候母亲对她一直高要求,但无论怎样做都达不到妈妈的标准。
母亲最初给她们的情绪反应,植入了她们的生命中,后来,成了她们在感情中的情绪盾牌。我们做不了完美的父母,只能尽量做到“足够好的的父母”。
在养娃的路上,尽量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考虑给他们怎样的情绪盾牌时,可以重点关注两个方向:觉察和感恩。
觉察,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对多子女家庭,觉察自己的说话、处事方式,是否有失偏颇?说出口的话,是否能做到?是否关注到孩子的感受?是否看到了他背后真正的需求?
身为父母,育儿路上,有错修正,不断成长。不在家庭中,给孩子创造“被剥夺创伤”。引导孩子养成积极的心态,因为有了“被剥夺创伤”,很容易会陷入“受害者心态”。走出“受害者心态”,最好的方式,是学会感恩。
一个人会天然感恩?怕是不会。张德芬的妈妈很能干,从不叫张德芬做家务。一次张德芬妈妈,购物回来按门铃,张德芬开门看到妈妈手上被袋子勒出的痕迹,也没有帮妈妈提东西,而是怪妈妈没有带钥匙。长大后的张德芬意识到,当时的自己,做得不太对,那时的妈妈,要教会自己一些东西。那或许是“看见”,看见父母的付出,心存“感恩”。
那么,我们让孩子感恩什么?感恩我们养育他们的辛苦?不不不。青少年教育专家陈默分享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父母让孩子“感恩”,不是感恩父母对孩子的辛苦付出。尤其是对认知水平低的小朋友来说,父母和孩子说,“我为你做了多少事,花了多少钱”,是不合适的。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自己不知道拿什么作为回报。
这些年电视剧也好,书籍也好,都有很多打着“我为你好”的“情感勒索”内容。如果父母拿着“养育孩子”的付出,让孩子学会“感恩”,并不能让孩子真正会“感恩”,而是会成为束缚他们的羁绊。那样的话,岂不是披着马甲的“情感勒索”?教孩子感恩,感恩什么?最初的感恩,是感恩“有了生命,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学会感恩,会更容易感知生命中的获得。就像开头提到张德芬课程里,觉得吃亏的那位学员,如果心怀感恩,她怕是能享受那堂课带来的能量了。
觉察、感恩,自我成长。对孩子信守承诺,关注他们的感受,在多子女家庭中,尽量不失偏颇。谁都不想做孩子的瘟神,那就努力做孩子的充电宝吧!给孩子力量,从不给孩子造成“被剥夺创伤”开始吧。
我是@弥小木,爱阅读。欢迎关注,一起感受阅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