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近千名初中地理教师齐聚广州工商学院(三水校区)参加2021年广东省初中地理毕业考试暨第三届广东省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微格课教学大赛活动,有幸代表学校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心得很多,现整理如下:
一、学业水平考试的变化趋势
(一)考查内容的变化
过去学业水平考试之前,教育局会给出考试说明和对应的考试大纲,这两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察的内容也逐步向高位转移。不仅局限于学科的必备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等),更是关注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1. 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家国情怀和政治站位。
2. 学科素养指标体系,主要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不仅要求高中生掌握,也要求初中生打好各素养水平1和水平2的地理素养基础);
3. 关键能力,主要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详,论证和探讨问题。因此,现在经常会出现“学的不考,考的没学”的痛点,这是因为考查的内容已经发生了改变,初中地理的教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
(二)命题形式的变化
近年来,学业水平考试在命题形式上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创设情境。情境往往来自生活、生产、学术中的真实问题,有相当影响力,有时代感,题目相对有创新性。学考命题基本上遵循以下思路编制: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甚至新知识——联系、迁移旧知——对应分析或推理、判断——关注技能、方法、行为等能力要求——落实到课标的具体要求。
因此,对学生的地理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曾经很长历史阶段的人们以识记的地理常识多少为衡量标准的地理素养,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未来的教学势必要改变传统课堂上过多关注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过多关注对“学过的”内容的再现和运用能力,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二、省级高效课堂微格课比赛启示
本次培训除了有省市教研员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讲座之外,还有来自广东省各市选拔出的地理教师展示的微格课比赛。比赛的形式为没有学生情况下的模拟上课(15分钟),比赛的选手水平都比较高,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 具有先进地理教学理念,注重呈现地理事实,呈现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素材,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体验。
2. 教学的立意比较高,关注全球格局下的国家发展现状、政策和未来,格局明显更大。
3. 教师技能很熟练,教师采取的教学技能更加多样,小组合作、实际调查、讨论交流、成果展示和研学实践等。
比赛后,深圳市地理教研员结合好的课例进行点评,提到发人深省的参赛注意事项:要理解活动的价值,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初中地理课程价值:从地理的视角认识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有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因此,这次比赛的选题都非常有前瞻性。而本次比赛选手水平都比较高,但是也有以下问题的暴露:
(一)课题理解偏差
1.“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地理位置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直接表现出位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是在讲位置的学习方法,讲一个区域的发展历程。
2.“运用图文资料,理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政策调整”不讲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发生变化?如何根据实际中的变化理解政策。讲能源概念,讲能源生产的技术革新,讲能源生产与环境的关系。
3.“举例说明建设广东海洋强省的重要性”不讲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性,讲开发某种资源的重要性,或者某种资源的重要性,都偏题了。
4.“运用图文资料,概括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变成了某个区域的发展历程,如兰州的前世今生——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举例说明建设美丽广东的发展成就”变成了脱贫致富。
对课题的理解有偏差,势必会导致教学目标发生偏离。比赛展示的关键就是理解课题,这是上好一节微格课的基础,这也是对教师课程理解力的考查。
(二)空间尺度问题
本次微格课部分老师没有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区域空间尺度,事物发展涵盖的时空尺度,尺度的转换和小尺度事物撑起大尺度的问题,如某位老师在上广东海洋重要性的时候,提到高栏港,对高栏港建设的意义有夸大的嫌疑,小尺度的事物撑不起大尺度的问题,教师需要协调好生活中地理素材和课题的关系,注意事物间的尺度关系。
(三)事实与结论混淆
我们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素材是事实还是结论和观点?基于学考的变化,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而不再是过去以为的“满堂灌”。
三、结语
以考定教,培训了解到学考的这些变化后,虽然学考命题的形式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命题的方向不变,仍然符合课程标准。因此未来的课堂,应该在课标的基准下,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让地理课堂像活的源泉,滋润学生求知探索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