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诗词意象的杂谈
□巴山雪儿
中国古代诗词,在创作时是十分讲究诗词的意象的,总是将自己要抒发的情感与言的志通过一定的物象托展出来。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一花一草”或“一山一水”以及“一草一木”等等。这些东西进入诗词里,成了诗人之情感之志向的直接代言人了。然而,这些“诗词意象”所对应的“物象”有着严格的区分的,不是随意选取的,象是有一种约定而成的一样,不能乱点鸳鸯谱。依据诗词意象的常规,我谈点如下。
一、古诗词中的“依依惜别情”
中国古代诗词的写法,喜欢讲求“启承转合”。在“启承”句子中就出了要表达诗人情感的意象。如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青青柳”就是用来表达离别的情调的。为什么选取“杨柳”而不是其他呢?风中“杨柳”都会飘逸出长长的杨柳枝条,那飘摆的姿势更象依依着别的手,在向离人挥手道别的味道,所以“杨柳”便成了诗词中描写离别的首选物象。
当然,也有其他物象来表达此意的,而“杨柳”最为常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其中的“杨柳”就是这里写离情的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里,定会发现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哪有离别性的诗词,那里就有杨柳”,不是吗?请看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的柳不仅代表了常规意义上的离别意象,还取用了谐音“留”的读音,更有挽留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场境的氛围。所以要“柳条长垂,杨柳依依,”等等常常出现在诗词里,让读者仿佛看到了那想挽住离人的衣袖。
其实,古代诗人喜么欢用意象,就是应合中国古代诗词的创作法则“启承转合”的,这不仅仅是从单纯的文字来完成,更主要的通过一定的物象来达到诗词的“形象”与“生动”的艺术效果。从美学意义上讲,中国古代诗词很讲求“真善美”,这里也包含着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特别是情感意义上的审美价值。于今,对我们创作诗词极有好处的 。
二、古诗词中的“报得三春晖”感恩意象
中国诗词中,有很多诗词是吟唱感恩主题的。感恩这一华夏民族优良传统承传数千年,从未间断。这一主题成了古今诗人的首选。而唐朝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成了这类诗词的典范,其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成了这方面的千古绝唱。
这之中的“寸草”成了典型的诗词意象。诗人母亲的恩情形象成“三春晖”,而要报达的再一次形成小草对阳光的回报,足见意味何其悠长啊!
中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总是情,总是与诗人的情感与寄托是相通的。这与古人所讲的“天人合”的意理完全稳合的。人情乃万物之灵。当然,其他物也是有情的,而那与人的紧密配合才成为完整版。中国朴素的民弦传统文化里,所有的情与感染上人情味后那草木虫鱼都成了有灵性的有情物。感恩这一主题通过人情鉴知于物后,意义更旷达更深远。“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原知如此。
三、古诗词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古诗词中的有些意象,古诗人往往会反其意而用之,让诗人所抒的情感往往会跳出了原有的怪圈成了别开生面的诗歌意境。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在许多人心中都是“无情物,而诗人将此转移到“护新花”的“春泥”,那给我们的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意境。
这些在古诗词中司空见惯。古代的《诗三百》中,大有其例。此正迎合了中国人是低调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符合的,一脉相通的,与西方人的直白地表达不一样。这就是诗歌各民族文化传统上的差异性,明白这一点,在选取诗词意象就不会出现盲点。
其他,如诗词意象方方面面还很多。诸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的“菊花”代表一种隐逸淡泊情操的意象。如此等等,那种承载了我们中国人的情思的意象业经千百年华夏民族文化的积淀之后,成为人人共识的意象。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或许是我们找到了进入诗歌词的大门,为我所用。岂不妙哉?
若有人对此有所情动的话,那我的这份文章还算没有白写。不过不能唯其所有,望诸君各自取舍为盼!
2017.8.11.于四川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