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二十四岁的柳如是正是如花如玉,风情灼灼,她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甜酸苦辣后,想要拜见当时的文章泰斗钱谦益。 她乔装打扮一个眉清目秀,风流倜傥的儒雅书生,踏进了钱谦益的半野堂。
这个钱谦益可不是一个凡夫俗子,其时他是闲居在家的礼部侍郎、翰林院编修,文坛领袖,东林党党首。时年五十九岁。
作为一个在官场文坛进退自如,名扬天下的旷世才子的眼里,这位儒生只是一个庸俗的读书人而已,根本引不起他的点滴青睐。但是他在来访者的留诗中似乎发现了什么。于是他匆匆地造访柳如是的一叶扁舟。这一访竟访出了一段明末清初的旷世情缘。
柳如是幼姓杨,名爱、影怜。出生嘉兴,后为吴江盛泽一周姓官僚的一宠姬。她身材窈窕,面容姣好,深得主人宠爱。整日以以书琴调教,而柳如是更是天性聪慧,到出道时已是一个诗琴棋画样样精通的才女了。但不管她多么聪明有才也只是有钱人的玩物而已。悟性十足的她已深深地理解了这一点。于是在她情窦初开的青春岁月里,她的追求自由美好的天性在蓬勃地发展,正可谓“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但她命定了是主人买来的玩物,就象一只笼中鸟,命运全在主人的掌中攫着,随时都可能粉身粹骨,哪里能容许她红杏出墙?结果是她被卖到了妓院。
身处风尘,柳如是没有就此沉沦,她一心想往主流生活,追求着她渴望的人间真情,在这二十四岁之前,也就是在她拜会钱谦益之前,她也曾经在当时的社会名流中回旋,一心想选一个情投意合的嫁之,但由于她的低微的出生都使有意的男人临阵止步,每一次真情付出都以伤心而收场。
岁月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使人老也能让人成熟,二十四岁的柳如是已被岁月的风刀霜剑雕刻得玲珑精致,内方外圆。她既俱有女人天生的娇柔妩媚,如水温情,又有士子的风流洒脱,潇潇儒雅。钱谦益是何等人物,经历了多少的风花雪月的濡染,但却被眼前这位谈吐自如,温文尔雅的风尘女子所折服。在以后的来往中他们斗诗品画,纵横古今,一个是正值青春的绝代佳丽,一个是已近花甲的旷世才子,他们忘记了年龄的差距,两颗心被爱所点燃,他们的相遇注定要在明末清初的中国历史舞台上演绎精彩的爱情悲喜剧。
钱谦益动心了,她庆幸自己在有生之年能遇到这样一位画能“淡墨淋漓”诗有“六朝遗风,风致艳发”的一代才女,他如获致宝,并且想一生拥有,能以佘生去呵护珍惜她。
柳如是也动心了,钱谦益的旷世才略,成熟人品已使柳如是心生依托之意。一段郎才女貌的千古佳姻就此开演了。
但是柳如是非是董小宛,董小宛可以忍屈负重,可以忍气吞声,但柳是是则不能。她要一个男人是这个男人全心的爱,从内容到形式一点也不能马虎草率。同样钱谦益也不是那冒襄,他有能力有风度有气魄把一场人间爱情的喜剧演练得风韵万种,高潮叠起。就这样,一个失意的才子,一个沦落风尘的才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柳如是说:我非才如钱学士者不嫁的,而另一个刚说:天下有如此怜才之女子乎?我亦非才如柳者不娶。经过了许多波折,崇祯十四年,钱谦益以最高礼仪迎娶了柳如是,成就了一桩惊世骇俗的婚礼,被当时的社会名流视为离经叛道的婚姻终于成功了,一对深爱的情人终于完成了他们人生旅途上的辉煌篇章。
要是在太平盛世,钱谦益的才学可以为国效劳,成就他的士途梦想。同时,郎才女貌,品诗赏画在温柔乡里是何等的幸福,安逸。但是,命运并没有给他们多少安稳甜蜜,兵荒马乱,国破山河在。他们成了前朝的遗民。
而且钱谦益和柳如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所展现的人格是如此的不同。面对外族的统治,柳如是表现出无限的愤慨和屈辱,她曾劝夫君以身殉国,并且首先跳入河里欲自尽殉国。但是,此时的钱谦益却是不愿脱离这万丈红尘,在生与死的面前他选择了生。在生与义的决择中他舍义而取生。他终于不顾妻子的反对投降了清朝,又上京城做他的官梦了。而柳如是却不愿随夫北上,他宁愿离开他过孤独清淡的日子。
钱谦益的变节并没有给他带来青云直上的前程,半年后的他又失意而归。此时的他心里全是灰尘,无法掸净。往事淤在心中,痛定思痛,不得不使他羞愧和后悔。其实从本质上他是一个地道的大明遗民,他的骨子里都充满了对清庭的恨,所以回归后他又在柳如是的支持下联络郑成功的海上力量试图反清复明。结果是大难临头,犯下杀头灭族之罪。
顺治四年,钱谦益锒铛入狱,命在漏刻。“恸哭临江无壮子,徒行赴难有贤妻。”在关键时刻,柳如是以一个女人之辈,上下奔呼,为营救钱谦益耗费了心力和财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柳如是的努力下,钱当死而生,心里充满了对柳如是的无限感激和爱怜,在其后的不长岁月中他和她相濡以沫,恩爱有加,直到有一天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钱谦益走了,柳如是的心也空了,满腹心事赴楼台,说不清许多愁。二十八天后柳如是也随钱谦益而去。那时她依然是满头青丝。
她爱他,她愿青丝伴白发,陪他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