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
“人类发明的种种工具中,唯书本为大,除书而外,其他工具都只是人类躯体的延伸。显微镜和望远镜是眼镜的延伸,电话是嗓门的延伸,而犁和剑是手臂的延伸。书本就不大相同了:书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博尔赫斯
日记,除了可以记录每天发生的一些事一些情以外,别忘了,每天的思考与想象同样可以作为自己日记的一部分。我之所以不害怕每天需要写点什么东西,而更害怕每天不写点什么东西,因为我一直在读书,一直在思考,我在不断输入的同时,我需要不断地输出。吸收别人的精华,再结合自己的情况和理解转化,形成自己打的精华再输出给自己去观察,别别人借鉴和启发。所以,每天写点什么并不难,只要有心理活动。用自己的原话写出,不要在乎字体是否好看,不要在乎是否存在金句,不要在乎是否词穷,不要在乎是否表达不顺畅,些什么就是什么。当自己能坦然面对自己的这些输出时,就是开始真正面对自己的时候,不是老说自己迷失,需要寻找自己吗,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半年多的日记下来,并持续多渠道分享,最大的感触不是有多少人读了自己的内容,而是在别人身上建立了“努力”的标签。就算自己写得再烂,也没有人会关注。所以,无需害怕自己写得好还是差,持续的收获的耐心和自知。就算我最近亲的人都未必能持续关注我的内容,我偶然有一天故意不写,何太可能都未必能知道。但我知道,自己也是自己的读者之一,也会提醒自己的。
当自己形成了写这个习惯后,我需更多的想象和感受素材,会反触发自己渴望看更多的书去吸取别人的“灵感”。现在我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如果你启动了看书或写的其中一个习惯,你的人生会大不相同,精彩的程度已经不在自己可以想象的范围了,许多以前的印象会被重新洗礼。别人觉得你很认真努力,其实只是自己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别人觉得你在学习,其实只是自己在做一些自己觉得很有趣的事情;别人觉得你在上进,其实只是自己觉得生活的本质应该如此。
身体是一个躯壳,人的意义在于躯壳内的灵魂,我以前经常说人一直需要做点什么,其实想表达地是人要一直保持自己的灵魂所在。小时候,我们内置了学习的灵魂,长大后我们切换到了工作的灵魂,退休了我们可能很多人会失去了灵魂。当然,我们可以用享受来掩饰这种失去灵魂的状态,因为我们大部分对享受的理解就是不用干什么事情。我决不会劝告自己的父母因为劳累的不去工作。有时候,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干的时候才是人类最受折磨的时候。既然如此,何不为自己找一个跟时间无关的灵魂呢。我想,唯有学习、思考、写作不可了。所以,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评价别人的勤奋,因为那只是别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