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 “三减” 教育火了!比传统管教强 100 倍,家长必知!》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们总是倾尽全力,生怕自己的一点疏忽会耽误孩子的发展。

然而,董宇辉提出的 “三减” 教育理念,却如同一股清新的风,为家庭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视角,让众多家长眼前一亮,甚至可以说,它比传统管教方式要强上百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减帮助,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少年发声》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一位妈妈选择不把女儿过度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只要女儿力所能及之事,她果断放手。

当其他同龄孩子的父母还在事无巨细地照顾孩子时,这个女孩在小学阶段就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烹饪,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学会了独自过马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了五年级时,更是可以独自前往菜市场采购食材。

而如今,女儿已经上初一,不仅在学习上无需父母过多操心,生活中的种种事务也处理得有条不紊。

这位妈妈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她深知,真正的守护不是时刻陪伴左右、代劳一切,而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独立生存的技能。

作家安娜・昆德兰的那句 “父母最成功的爱,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培养孩子独立,对孩子放手” 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雏鹰学飞,只有经历了风雨的磨砺,才能拥有翱翔天际的坚强翅膀。

家长们,或许我们应该学会适时地退后一步,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炼中成长,而不是一味地抢在前面替孩子铺平道路。

二、减干涉,多给孩子摸索的空间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儿童发展学院所开展的长达 30 余年的研究揭示了一个关键的事实: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那些如专注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感、勇气以及自信心等宝贵品质的形成,并非源于父母过度的知识灌输和频繁的指导,而是需要父母学会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言语、管控、要求以及过度的担忧。

以华为天才少年张霁为例,他的父母并没有紧紧盯住他的学习成绩,而是给予了充分的思考、选择机会,为他创造了一个能够自由试错和探索的空间。

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张霁的思考能力、求知欲以及自信心等所谓的软实力得到了茁壮成长,最终成就了他在专业领域的杰出表现。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他们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探索未知。

与其强行按照我们规划好的路线让孩子成长,不如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犯错、去总结经验,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拥有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和力量。

三、减管教,多注重自己的提升

上海光华剑桥校长雷冬冬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范例。她认为,父母与其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对孩子的掌控之中,不如专注于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作为母亲的她,热爱阅读、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而她的女儿也深受其影响,在母亲的潜移默化之下,无需过多的督促,女儿便能自觉地学习。

最终,女儿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了世界顶尖学府牛津大学。

女儿的感恩之言 “我成长过程中,妈妈给我的时间不多,却做足了榜样” 更是凸显了父母自我提升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教育的本质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父母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榜样。

与其日复一日地对孩子进行说教和管束,不如我们自己先行动起来,不断提升自我。

当父母如同熠熠生辉的星辰,努力向着更高处进发时,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感召,跟随着父母的脚步,朝着光明的未来迈进。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

“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

 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完全放任不管,而是要领悟到教育的精髓所在。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少一分过度的保护,他们便能在磨炼中增强自身的能力;少一分不必要的干预,他们便能拥有更多的探索机会;少一分无休止的说教,多一分以身作则,孩子前进的道路便会更加清晰明确。

各位家长,董宇辉的 “三减” 教育理念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优质家庭教育的大门。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尝试着践行 “三减”,给予孩子一个更加宽松、自主、富有爱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