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养育一直是社会的焦点话题,如何养育,不要做什么,造成多大的危害,这些话题“吓坏了”宝妈,也委屈了宝妈,我们来一起看看那些“道德绑架”式的言论,你们都中招过么?
“从来没有缺奶水的妈妈”
母乳喂养基本上被所有家庭接受并且倡导,但是有些家庭出现了“病态”的认知,有些母亲因为身体的原因,生下孩子后可能母乳不是那么的多,这就造成了公公婆婆在背后的议论,而且很多宝妈自己也认为这事情不对,然后就出现了什么“催乳偏方”,最终吃的宝妈反胃,导致了大人们的矛盾冲突。
其实医生的态度很明确了“缺少母乳,就用奶粉补,不能饿到孩子”,妈妈缺奶很正常,千万不要道德绑架,造成对宝妈的不满,或者“有病乱投医”吃没有根据的“催乳偏方”,宝妈刚生完孩子,本身就是需要关爱照顾的。
“孩子哭就哭,别一哭就抱着,都惯坏了”
“惯坏了”这个词总是出现在别人的口中,这个词也是让很多宝妈无语,孩子哭了,现在的育儿方法是“哭声免疫”,也就是任凭孩子哭,大人不去管,等一会儿就不哭了。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孩子的哭都是无理取闹的,都是太过依赖父母的表现,适当不去理睬,避免孩子“被惯坏”。
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实际应用起来呢,你可能面对的是孩子的大哭不止,甚至哭到呼吸不流畅,哭到抽搐,你无法去判断孩子的“无缘无故哭声”。
“不能受风,小心着凉”
把孩子带出去,如果没给带个帽子,如果没有把孩子“包裹好”,路上遇到“好心的爷爷奶奶”总是会关心一句“哎哟,怎么不给戴帽子就出门啦?小心受风!”。
在家中给不给孩子穿袜子这件事上,也是引起了公公婆婆与宝妈的争执,哪怕夏天很热,公公婆婆也是要求给孩子穿袜子,哪怕出汗了也会说一句“别着凉”。
孩子虽然身体弱,但并不是那么脆弱,面对天气温度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任何适应能力,一味的保暖,有的时候才是促使孩子感冒着凉的因素。
“怎么这么小的孩子,就给玩手机呀”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幕,一家人带着孩子吃饭,宝妈先照顾完孩子吃了饭,孩子就开始在座位上闹,宝妈需要吃饭,也为了不让孩子这么闹腾,宝妈拿出了手机给还在玩。
这一举动马上引起了婆婆的不满,怎么这么小的孩子,就给玩手机呀”,其实只要不让孩子有“上瘾”的现象出现,手机是可以给孩子玩的。
认知心理学家Tim Smith认为:“触摸和滑动屏幕,能促进婴儿活动的精确度和灵巧性。”
很多宝妈在育儿的时候,都遭受过各种“道德绑架”式的言语攻击,什么这么小就开始喝奶粉,六个月给孩子喂了水,一岁内吃了盐,这么小就完了手机,穿开裆裤,穿裹脚布,总结一句话“你这么做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这些道德绑架让很多宝妈陷入了焦虑的状态中,害怕自己做出什么,害怕别人教坏孩子,从而引起了家庭育儿冲突,引起了很多宝妈育儿期间对丈夫家人的不满,引起了离婚,拒绝所谓的“道德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