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号那天,弟弟回北京上班,我也要在当天赶回学校,早饭的时候,妈妈说了声"你和你弟弟一起吧,顺便把他送到火车站",我想了想,我要晚上才上班,弟弟的火车一点左右就开了,一起的话太早,当时决定让他先去好了。
弟弟要早点去火车站,所以午饭提前吃,那会儿正好有NBA的比赛,我们俩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吃饭,一边看比赛,时不时聊几句自己喜欢的球队。
以前读书的时候,放假了经常是这样,寒假的时候看全明星赛,暑假的时候能赶上总决赛,弟弟对一些球队的看法总是比我高明许多,我们都不是那种狂热的球迷,但是他在评球的时候,会用理性的分析来支撑他的观点,而我,只能看那个球队有哪些明星,觉得明星多了自然会厉害一些,可是经过他的一番点拨,我会马上沉默,心里表示很佩服,只是碍于我老大的面子,不会那么积极地响应他。
都工作了之后,很少这样坐在一起看比赛了。
十一点半左右,弟弟开始收拾东西,那时比赛正好完了上半场,我就躺在床上看着他忙碌。
这次五一放假,他回来得很早,回家陪爸爸妈妈,我工作的地方离家近,几乎每个周末都回去陪陪爸妈,所以到了一些小长假,总要出去玩玩,散散心,五一假期自然要出去,本来打算玩到三号直接回学校,但是心里总觉得空空荡荡,就买了二号的火车票。他在北京工作,我们一年往多了算,也就见两三面,他回家,作为大哥,我怎么也要回家和他聚聚,可能这就是血缘吧,平时工作忙联系少,可是彼此还是很亲近,见了面,还是亲密无比。
收拾完东西,准备出发,妈妈把他叫了出去不知道叮嘱啥,看着他的行李包,我什么也没想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匆匆忙忙换掉拖鞋,穿上外套,把手机钱包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塞进包里,拿上钥匙,走出去和弟弟说:"我和你一起吧!"
我们俩从小就一起。吃在一起,喝在一起,玩在一起,他只比我小一岁,准确的说,是小一年半,从能走路开始,我走在哪儿,他走在哪儿,我玩儿什么,他玩儿什么,奶奶和妈妈经常对我们讲的一件趣事,说做什么事情他都跟着我做,最好笑的是,吃完晚饭后我们一家人都在院子里聊天,我和他玩得满头大汗,我突然想上厕所,等我从厕所出来了,他就自言自语说一声,我也要去厕所,屁颠屁颠就去了,过一会儿完事出来。每次讲完这件事,奶奶就乐呵呵地加一句,老大要是不去厕所,不知道老幺什么时候才能记得去,保不准要拉在裤子里。
我似乎也想过这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想也是徒劳,因为在童年那漫长的几年里,我们做事情总是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或许这也是血缘吧。
其实小时候还是很反感做什么事弟弟都跟在我身后的,因为我总是要分心去照顾他,小孩子总是对独立自由有一种天生的向往,不想有事情羁绊自己,尤其是在读幼儿园学前班的时候,我们俩一个班,妈妈又总是给我们穿一样的衣服,所以每天早上一进教室,班上有几个男生就带领大家一起喊:"双胞胎,双胞胎,双胞胎!"一直持续到我们俩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而我们俩又是坐同一张课桌。
那时候总是感到一些不爽,至于不爽的内容是什么,真是一点也不记得了。如果是现在,我会感到很有面子,自豪,我会和他勾肩搭背昂首挺胸走到我们座位上去。记得大学快毕业的时候,一次放假,弟弟他们高中班几个同学要聚聚,我正好有事和他一起去市里,去了之后时间还早,他们就让我和他们一起去吃饭,拗不过,我就跟着去了。席间,他们聊一些以前的事情,聊了一会儿,一个当兵的朋友问他我是他的同学还是朋友,他笑了笑说是我哥,那个朋友很惊讶地问是亲哥?弟弟哈哈笑了一声说那还有假的?然后那个朋友看了下我们说真好啊,有个哥哥真好啊,我小时候家里就一个人,无聊得很。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话题都转到了我们兄弟俩身上,说我们长得真像,他的同学们有的给我敬酒,也叫我哥。
那一刻我能感觉到一种从心底涌起来的幸福,心里充满了感恩之情,觉得有个兄弟真是上辈子修来的,回家要好好谢谢爸妈。
在我最深刻的几个印象里,有一个是我们每晚都睡在一起,兄弟俩睡在一起没什么好惊讶的,也没什么好印象深刻的,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是每次睡觉,我们都侧着身子,他把毛茸茸的小脑袋埋在我的怀里,我用胳膊环抱着他,手放在他的脑袋上,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抱着他,不摸着他毛茸茸的头发,我就睡不着,我不知道他不把脑袋埋在我怀里是不是也会睡不着呢?
因为这样的睡姿,我妈妈的意见很大,说了我们很多次,原因是他把脑袋埋在我怀里,我把被子盖在脖子那里,那他就被整个包在被子里了,妈妈说那样晚上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睡眠质量会很不好。
可是后来反而是我睡眠质量一直很差,没觉得他的睡眠质量不好到哪里,上大学时,一次爸妈给他打电话,都快中午十二点了,他说话含含糊糊,要挂电话的时候爸爸问他干嘛呢,他说还在睡觉。
等了十来分钟,车子到了,我们上了车子,我从车窗望出去,爸妈在门口站着,望着我俩,他们心里一定在想,三天的假期过得真快,孩子们又要离开家出去工作了。
我还好,离家比较近,弟弟在北京,离家远些。最近他工作不是很顺,我们坐下后聊了聊他工作的事情,投了简历给几个大公司,面试几次后都没了下文,他说今年找工作很不顺,没有去年那么好找了。
去年有一份工作挺好的,但是他觉得很累,不是他喜欢的生活方式,就辞掉了,他和我说过一些工作细节,我把他说的和我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发现比我的工作还要烦人,我的工作已经够让人发疯了,所以虽然他通过五次面试才得到那个工作机会,但是我仍然很支持他辞职,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能勉强。
但是说归说,辞职容易,要再找一个合适的,还是很难的,尤其还是在北京。我只能安慰他说慢慢来,然后问他钱够不够花,没钱了就说,我卡里存了些,他说好。
一路上,我足足和他说了三次没钱了就说,除了能给他一些钱让他吃好喝好,我也不知道还能怎么去支持他了。
我们又聊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他问我房子的事情怎么样了,我说慢慢看吧,房价太高,想买个合适的比较难。
平时总是觉得车子慢腾腾的,这次却感觉飞快,很快火车站就到了,他说那我先下去了,我说好,没钱了就说啊,他也说好。
下车后他拉着行李包,转身朝我招了招手,然后朝火车站走去,在他转过去的一瞬间,我似乎在他眼神里看到了一丝迷茫,看到了他独自一人在北京独自奋斗的艰辛,突然涌起一股想哭的冲动,脑海里一下子涌起了很多小时候的记忆:小时候他总是很鲁莽,到外面玩,虽然有我照顾,还是时不时就在脑袋上磕个包,而且总是在一个地方;拿着小板凳去取一些够不到的东西时,总是还没有放好就一脚踩上去,"哐当"一下子摔个四脚朝天;吃东西时不管冷热,拿起来就往嘴里放,总是烫得只吐舌头,等等等等事情都让人很担心他,可是那会儿在家有爸爸妈妈翼护着他,出去有我这个大哥照顾着他,现在,那个鲁莽的小孩子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闯荡,突然让我心里很难受,他肩膀上要承受的东西,比我要多很多。爸妈从小就很不放心他,我一下子可以理解为什么爸妈总想着让他回来工作。
然而人生是不能计划的,一直很稳重的我反而在离家很近的地方工作了,一直让大家操心的他,在离家那么远的北京独自打拼。
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结果,爸妈想不到,我却明白,这是必然的。妈妈曾经提起过一件小事,弟弟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妈妈趁他午睡,去外婆家办点事,结果弟弟醒来后找不到妈妈,问了家里其他人,自己偷偷跑去外婆家找妈妈,妈妈说那会儿突然看到弟弟出现在面前,吓了一跳,他当时很小,而且从来没有独自跑过那么远的路;还有一件小事,一次弟弟说想和我一起去市里买书,那时候应该是初中,虽然离市里不远,不到二十公里,但是我从来没有不跟大人自己坐过车,所以想起来,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就拒绝了,他鼓动了半天,说你要是不去我自己去了,我以为他随便说说,不理他,去睡午觉,过了些时候,他把我从睡梦中弄醒,得意洋洋地晃着手里拿着的两本书,我很清楚的记得,一本是《木偶奇遇记》,还有一本是《格列佛游记》。
弟弟从小就有一颗不安份的心。
车子再一次启动,离开了火车站,我努力向后看,逐渐的还是看不到他的身影了。相聚总是短暂的,有时候我其实也想弟弟可以回来工作,我们可以常常见面;但更多时候,我站在他这一边,爸妈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已经让他分心,所以我必须坚定地支持他,为了他自己的那一份梦想,也为了我的那一份,我想每个年轻人都有一个出去闯一闯的理想,我的那个理想,暂时只能埋在心底了,而弟弟正在追寻理想的路上,我能做的,就是照顾好爸妈,让他可以安心地去追寻。
不管在追寻的路上有多艰难,我要让他知道,只要他不想放弃,那么再苦再累,我会和他一起担着。
我有肉汤喝,绝不会让他只喝白开水;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剩下的,全靠他自己了。
记忆再次回到遥远的从前:一个周末,我和弟弟出去玩,玩累了就想回家,回去却发现大门紧锁,爸妈有事出去了。之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那样的事情的,那时年纪小,而我小时候是特别依赖父母的,更甚于弟弟,所以突然遇到这种情况心里一下子很慌,不知所措,好像爸妈抛弃我们不管我们了,眼里就有了泪花,就听弟弟在旁边对我说:"哭什么哭,爸妈一会儿就回来了,怕什么,有我在呢!"
那时候,听了弟弟的话,心里又羞愧,又踏实。
一辈子的兄弟,一辈子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