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月发起挑战坚持跑步100天以来,心路历程是这样的:忐忑不安。下了决心,又因为不知道是否能够完成,内心忐忑不安,同时又有所期待;
然后,炙烤煎熬。因为要对抗各种意外的,突发的干扰情况,尤其是人的惰性。那是一种形似在火上炙烤的过程,灵魂是清醒的,身体是痛苦的。有人说,凡是自律的过程都是违反人性的,我也同样感受到了,身体和心理接受巨大的煎熬。好在我咬牙坚持熬过去了。
最后,淡然平静。到实现目标真正来临的那一刻,心反而慢了下来,静了下来,没有澎湃,没有呐喊,这种特别的体验,很难完全用语言表达,或许只有亲自去体验过的人,才能有感同身受。
持续坚持做某件小事不是很难,难在与人的惰性对抗。你要么战胜惰性这头野兽,要么屈服于惰性这头野兽,两者没有和解的余地。
《意志力》一书中描述忍术表演艺术家大卫·布莱恩。忍术是一种涉及意志力而非错觉的特技。在纽约的布莱特公园,他不配安全带在一个只有56厘米宽却有2米高的圆柱顶端站了35小时;在纽约时代广场,他在两个大冰块合成的箱子里不眠不休地待了63小时;他待在一个悬挂在泰晤士河上方的密封透明箱子里,箱内最低温度零度以下,最高在45.6摄氏度,只喝水,什么都不吃,待了44天;他在水下憋气长达17分4秒,打破了世界纪录。
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他习惯不断为自己设置新目标并设法去实现。“设置小目标并设法去实现,有助于你实现原本不怎么可能实现的大目标。”他在书中说道,“不要仅仅针对目标练习,而是要将练习难度设定得高于目标难度,绝不要低于目标难度,这样你就有余地,你就知道总能超过目标。对我来说,那就是自律。自律就是重复和练习。”
他不停地设置目标,并用超人的自律去达成目标。
从布莱恩的经历,让我获得了一些想法。我不想回到过去,第一个挑战目标达成后,反而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为什么不能在其他方面,比如阅读挑战一下呢?”我在心里暗自问自己。在过去的时光里,阅读一直是我想要坚持做的,但做的非常糟糕,一年的阅读量糟糕透顶,兴趣来了,去翻一翻。无趣了,束之高阁。我内心却对此熟视无睹,从未下决心要改变过。对于尝试写作,常常感觉词穷,乏力,无从下笔。
斯蒂芬·金在《写作那回事》中曾说过他自己,每年的阅读量达到六七十本。平均每月的阅读量大概五六本。作家,一个多产的作家大概就是离不开大量的阅读。然而,我一年的阅读量都不及他一个月的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因此,我下定决心挑战第二个持续100天行动:持续阅读100天。有些事情不是喜欢了才去做,而是做了便喜欢。
怎么挑战?我的方法是:
1.设定阅读时间30分钟,专注于阅读,全力排除干扰。我之所以没有一上来就设置阅读一小时,是担心在一个小时内一下子难以做到静心,三十分钟比番茄工作法多五分钟,我想我还是可以尝试做到静下来,心无旁骛的去做阅读一件事。本月13日起开始,关于专注阅读这件事,事实上,即使是三十分钟有时候做的不够好,比如中途想要要喝水,上厕所尿尿,还有可能拒绝来自陌生的广告来电。。。这是白天遇到的情况,凌晨或深夜阅读则没有多少干扰,也更容易投入专注。
2.及时记录。把阅读的时间,次数以及读后的体会和理解及时记录下来,算是对自己监督。发现及时记录是一款非常有效的监督工具,能及时有效的跟踪阅读进度和效果。哪怕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及时记录,可以看到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也能逐步增加自己的信心。哪里没有做到,及时有效去纠正;哪里做的好,及时鼓励自己继续保持前行。我发现通过及时记录,能让自己走的更远一点,坚持的更久一点。
我希望我能顺利完成新的挑战!简单的事重复做,直到养成一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