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杨西山《弄丸心法》里面的一句话:“先天之阳气虚补命门,后天之阳气虚温胃气”。什么意思呢?原来,阳气虚,在医家看来,分为两种情形,这就是先天阳气虚、后天阳气虚。先天阳气虚者,就要补命门。何以谓“命门”?它基本等同于中医理论中的肾。所谓“命门之火”,指的就是“肾阳”。而后天阳气虚,则要温补脾胃之气。
问题是,什么叫做“先天之阳气虚”,哪些表现又是“后天之阳气虚”呢?所谓先天阳气虚,指的是先天肾精不足,导致肾阳虚衰。它的主要表现,体现在“发育迟缓”和“早衰”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小儿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迟缓,当立不立,当行不行,或者人未及年老而身体过早衰退,五十岁上下就头发花白、腰酸腿软、浑身乏力、夜尿频多,这种过早的衰老和过晚的发育,当为“先天之阳气虚”的主要表现了。则后天之阳气虚指的是在生活习惯、慢性疾病等因素影响下,阳气的逐渐衰减,如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腰酸腿软、畏寒肢冷、精神淡漠、浑身乏力、小便不利、大便次数多而不成形、腹部发凉冷痛、面色发黄等等。和前者相比,后天之阳气虚,乃是逐渐发展而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重,程度往往不及早衰之人。
实际上,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先天阳气虚衰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一般人所谓的阳气虚,大多数情况下,当为后天之阳气虚。它的形成机制中,有太多作息、饮食、疾病等方面的因素。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温补脾胃之气。所以,可吃一些牛鞭、黄牛肉、狗肉、羊肉、海参、淡菜、胡桃肉、桂圆、鹌鹑、鳗鱼、虾、韭、茴香等食物,这些都有利于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