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这世界上有很多理论是支撑我们的三观,从而让我们认知这个世界,从而决定我们的行为模式,从而决定我们的状态和社会地位。这些理论中有些是验证的,有些事没有验证的,有些随着时代的变迁显得有些过时了。
这个时代因为变化太快,所以造成了我们很多人会很焦虑,这些焦虑中也许有我们支撑的三观的一些理论,这些理论本身使我们焦虑,我们发现我们奉行这样的理论,而且遵照这个理论努力了,却达不到什么效果,这使我们更加的焦虑,因为时间和金钱都浪费掉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
今天我们就讲一个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理论。“木桶理论”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这是网上给出的名词解释。
然而这个理论在现在还真的那么正确么?或者说这个理论一直都是让人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么?
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一个人即使能耐再大,见识再多,他也不可能世界上的所有知识都知道。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有限,世界博大精深,每个学科的知识点都数不胜数,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可能一辈子才能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如果让他成为整个大学科的专家这一辈子也是难以实现的。比如说医学,你可以成为骨科专家,你干了很久,可以干这一个科室的专家,但是你不可能成为耳鼻喉、泌尿科、脊椎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等等所有科室的专家。显然这是做不到的,如果能成为可能,那么我们就说医院不用分科了,所有病人都去一个科,只是增加科室就行了。还有IT行业,有软件、硬件、前端、后端、产品经理,等等等等。
所以,我们大体上因为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这辈子只可能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不为什么,就因为我们是人,人就是受到限制。而且即便是这个理论的专家,我们理解理论的时候也是尽量简化的来理解。不管是任何一种现象,一种理论,都是尽量来简化的理解和记忆,才有可能记住的更多,理解的更多。但是世界上的知识太丰富了,理论、现象都是无限多的,我们说我们了解一个事物,那也是一种在简化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比如用公式,用简单的陈述,描述,所以从整体来讲,我都是盲人摸象的同志。
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际,一个人达成的知识就是有限度的,而且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行业,比如纯做分析的行业,人工智能会让这些专家也跟不上了,比如医院看片子的,通过人工智能的大力分析,通过几万,几十万个甚至成百上千万数据的大力对比,机器用几秒钟分析出来的结果,准确率却比医生分析的准确率要高的多,而且这个机器的准确度会越来越高,因为什么?因为算法,还有大数据。使计算机不断的深入学习,从而最后达到难以想象的结果。
为什么讲到这个?因为今天的竞争,不但是我们人和人之间的竞争,而且还是要跟机器竞争,形势相当严峻。我们甚至能亲身感受到很多职业没有了任何的竞争优势,比如说重复劳动的工作。因为科技可以随时代替,并且这个事情也是不可逆转的,因为人就是要吃饭睡觉,倒班,休息,而机器不会,并且更精准,后期也只用维护升级就行了,机器会毫无怨言的一直工作下去。
社会和科技的变化一直在不停的向前,我们是被改革的一代,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人却会越发的焦虑。因为现在很多东西都不是被本行业的东西打败的,你都不知道什么情况,这个可能行业就不行了,就消失了。我们的饭碗有可能不保,而且现在的新型企业也都趋近年轻化,竞争会越来越大。
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人都在不停的充电,不停的学习,以减少被淘汰的的命运。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要回到木桶理论的话题,究竟是要不要把那很多块短板都补齐,我们才能有竞争力?我们既要能说会道,情商高,智商高,会各种技能,会各种演讲,会各种演绎,会编程等等等等。还是咱们刚开讨论的,人就是人,即便在努力也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因为人的时间和经历有限。一个学科也就能让我们学一辈子。而且这个社会补齐短板恐怕真的性价比不是很高。有些技能你真的没有这个天赋和才能。
你比如考驾照,跟我们一起考的一个学员,就是过不了,在这个时代没有驾照好像就像没有身份证一样,似乎考不上都难以见人,但是他就是考不过,一连七次。其实我在想,就是考上了又能怎么样,人人都有驾照,就说明驾照这个证已经很不值钱了,我们不考虑自己开车,就是现在司机这个职业已经变的赚钱越来越少了,有些人说现在赚的跟以前一样多,那其实就是赚的越来越少了,通货膨胀么。如果他是一个会计,如果有这个时间和经历,完全可以考注册会计师,或者与会计相关的证书,不断拿到资质,如果技能过硬业余时间可以当培训班的老师,或者做更广阔的互联网培训。完全不用拘泥于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他可以打车,或者买车雇司机也不是不行。学这个技能没资质,那就放弃好了,要不开上也许就这技术可能真的会改变自己的一生。
所以补齐短板,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许花费一生,这方面还是一个平庸的不能在平庸的技能。荒废了时间,却没有什么效果。人的一生就是时间堆积而成的,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过的不好的原因也许就是时间利用的不够,我们把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到不必要的事情上,这是很吃亏的。
我们看很多大公司或者出名的公司,广告和商标都很精简,大多数都是一句话能阐述清楚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用的,或者这个产品能给人什么属性,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而且只有这样才会让人记住。我们人也一样,打造自己的品牌,要从复杂到简单,杂而乱并不能使人有很大的突出。你看很多饭馆也是一样,很多好饭馆要么主打菜让人欲罢不能,要么就做一样菜,却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我们尽可能的把我们的优势,也就是我们自身的长板尽量打造的无懈可击,无人可替,也许我们就有可能成为赢家,至少让社会淘汰的慢一点。在这个时代我们也不用信奉所有的真理。我们也不用纠结于很多事的对错,因为成年人只看利弊,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只好用最少的时间尽量找好自己的定位,并且辅助以行动。结果难测,但至少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