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箱”公案之前,在大众的视野里,似乎凌淑华的名字并不会经常和徐志摩放在一起。
结果经由一箱书信集引发的风波过后,人们忽然发现,原来徐志摩还有一位隐于林徽因、陆小曼身后的红颜知己,且同样身出名门,才气逼人。
很多女作家都写过以童年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例如萧红的《呼兰河传》、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冰心的《我的童年》。
我是一个坚定的童年根源论者,我坚信童年的经历对人的一生有无法磨灭的影响。一个成年人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缺乏安全感也好,各种恐惧症也罢,尤其是关乎内心情结的问题,统统都可以在童年的经历中找寻到症结。
因而,透过《古韵》这本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窥探到凌淑华学识、性格养成的初始。
小说一共分为十八章,但是每一章都可以作为独立的短篇小说来看,因为章节之间在情节上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更多的是不同事件的串联,透过不同的视角去反映那段动荡岁月里一个大家族琐碎的日常。
在凌淑华的笔下,我们能寻到很多作者成长经历中的重要细节。
因为妈妈没能生出儿子,所以年纪尚小的凌淑华在听了叔祖讲述《镜花缘》的故事之后,竟也梦想着自己去参加科举考试,只为了考取之后能让妈妈骄傲,堵住别人对妈妈没儿子的非议。
身为女儿,在家里众多的子女中原本并不出众,却在偶然被发现有绘画天赋之后一跃成为父亲的掌上明珠,这样的经历更让年幼的凌淑华懂得宠爱的来之不易。
正是因为在自己的大家族里没有感受到足够的温暖,所以就愈发沉浸于义母对自己的疼爱,这其实就是凌淑华为自己缺失的那份安全感找寻到的寄托。
套用现在的话讲,凌淑华幼年的生活造就了她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存在感的,同时也让她学会了如何借用才华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所以,她用心地写参加学生游行的作文,当张老师念出她的作文被选中刊登在《天津日报》上,她“脸红心跳,紧跟着眼泪也下来了。谁也不敢看,感到同学们开始用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奇怪、羡慕的目光注视我”,足见心里在意的程度之深。
正是因此,我笃定凌淑华一定翻看过徐志摩交由她保存的书信集,并且是刻意留下了关键的部分。
当初徐志摩决定放在凌淑华这里,除了两人交情匪浅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书信里有不宜让陆小曼、林徽因看的内容。
所以凌淑华心里一定懂得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意义,假如果真是怎么拿到的就原样交出去,那凌淑华无非是再普通不过的保存者,才真是如她对胡适所说“希望能如一朵乌云飞过清溪,彼此不留影子才好”。
可是正因为她懂得,所以这件事才会隐隐地刺痛着她内心深处的存在感。
“林徽因是情结,陆小曼是挚爱,那我算什么?”我相信凌淑华的心底一定有过类似的疑问,于是她选择了保留对林徽因最重要的那几页日记,留下了一个永久的悬案。
由此,她成了林徽因质疑和追问的对象,成了大家都牢记的徐志摩另一个很重要的红颜知己。
初读《古韵》,总觉得处处都透着熟悉,感觉像极了《城南旧事》。后来发现原来林海音母女俩都是十成的凌迷,《古韵》更是林海音的枕边书。
我是先读了《城南旧事》所以才有如此的感受,其实反而应该说《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向《古韵》的致敬。只不过,《城南旧事》写的是市井人家,而《古韵》则是名门望族。
所以,出身显赫的凌淑华实际并不十分懂得底层人民的疾苦,她所有的烦恼才真正是所谓“奢侈的烦恼”。
而她对平民生活的了解,更多的仅是通过旁观而得,例如她觉得家里烦闷所以每天都去不远处的坟上消遣,结识了一群每天都挣扎于吃饱饭的小伙伴们。
听他们讲述家里的遭遇,比如爸爸在火车站干活时被严重烧伤,不过是感觉“他们讲的每个故事我都爱听”,而远没有真切地体会到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怎样的打击。
某天目睹了一起警察逮捕老妇人的场面,因为同情她的遭遇,所以回家告诉了妈妈,并对这个悲惨的家庭施予了一点救助。可是这个故事最后记录的结局是“因为家里的六妈担心把那女人的病传到家来,担心她儿子会染上而被禁止再去坟地玩”。
在她看来,不让去坟地玩是比探究那个家庭最后的境况更值得被记载的事。
苏雪林评价说,凌淑华的写作风格是“淡雅幽丽,秀韵天成”。
的确,在凌淑华的笔下,似乎任何事物读起来都没那么激烈,而是平添了一份淡然,像涓涓的流水一般。
这与她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未曾深涉疾苦有很大的关系。
凌淑华自中年随夫侨居国外,虽在异国斩获不小的成就,但越是身处他乡的人,对故土越是眷恋。反而是并未远行的我们,在每天的寻常中淡漠了故乡的情节。
晚年弥留之际,凌淑华仍对故乡,尤其对童年生活的景象念念不忘。
最后历尽波折才回到了中国,并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躺在担架上再次来到了北海公园和她的旧居,老人终于了无遗憾。
透过《古韵》,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对凌淑华来说,童年是多么的美好而难忘。
一个小姑娘开始懵懂地认识这个世界,借由家族的平台,拜师于当时的画家、大学者等各界名流,得以接触寻常人家无法想象的艺术名品,终于长成风华正茂的一代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