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3日中午,正值大年初三的时候,我独自骑着自行车,前往咸阳五陵塬玩。首先,我来到汉成帝刘骜的延陵,这里周围的环境变化不大,放眼望去,视野开阔。高大的封土矗立在田野中,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汉延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严家沟村西北侧,外观呈覆斗形,封土高约26米,底边长约165米。在封土南侧,竖立着一块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汉成帝延陵”石碑。
小时候,我经常骑自行车,前往汉延陵玩耍。当时,攀登到封土上,向南俯瞰咸阳市区,向西眺望陪葬墓区,向东可以看见汉元帝刘奭的渭陵,向北可以看见汉平帝刘衎的康陵。如今,这里归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辖,加强对西汉帝陵的保护力度,禁止游人继续攀登帝陵封土。
在汉延陵南侧的路边,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周陵文物管理中心竖立着一块警示牌:“请勿在陵区乱扔垃圾,严禁攀爬陵墓封土。祖先的遗迹,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文明旅游才是最美的风景。”同时,在汉延陵封土旁边,安装着监控摄像头,我再也不敢攀登封土了……
随后,我来到汉延陵封土南侧,这里竖立着大量的警示牌,包括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文物局、周陵文物管理中心、公安分局周陵派出所、延陵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竖立的警示牌和说明牌。每一个警示牌的内容都不一样,五颜六色,大小不同,让人眼花缭乱,感觉压力很大。
1956年8月6日,汉延陵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作为“西汉帝陵”的组成部分,汉延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5月9日,西汉帝陵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未来,西汉帝陵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新成立的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在咸阳五陵塬修建面积广阔的西汉帝陵遗址公园。因此,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竖立这么多的警示牌也可以理解。但是,这些警示牌没有统一规划,显得比较凌乱,影响古迹风貌。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周陵文物管理中心和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公安分局周陵派出所宣:“文物保护区范围内擅自取土及倾倒垃圾属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延陵文物管理所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严禁车辆攀爬陵墓,请勿在陵区乱扔垃圾。观名胜古迹,做文明游客,严禁起坟埋人,该行为属于破坏遗址行为,违者罚款5—10万元。”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延陵文物管理所宣:“禁止在陵区内焚烧冥币、秸秆等引起火灾隐患的行为。对火源,如烟头等要及时熄灭,方可离开。因个人原因引起的陵区火灾,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中,向大家公布了负责汉延陵文物安全的单位名称、管理机构、直接负责人、管理人员、监督电话等信息和联系方式,责任到人,公开透明。
这些警示牌的内容很好,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文物安全的注意事项。但是,还要注意文字的内容、表达和形式,通顺吗?准确吗?重复吗?不要让千奇百怪的警示牌成为历史古迹的“负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