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语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文/湖畔书苑·谢有锋

  廉洁之堤,起于每一粒土

        明代清官海瑞去世时,家中仅余白银十余两,旧衣数件,其清廉令办理后事的同僚潸然泪下。这位"海青天"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洁从政,这一看似宏大的命题,实则始于每个人内心那一方不容玷染的精神净土。当我们将"廉政从我做起"不仅仅视为口号,而转化为日常中的点滴实践时,便能构筑起阻挡腐败侵蚀的坚固堤坝。

        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流淌千年的精神血脉。春秋时期,子罕以"不贪为宝"拒绝他人献玉;东汉杨震"暮夜却金",留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千古佳话;北宋包拯"不持一砚归",其刚正不阿的形象至今仍在戏曲舞台上熠熠生辉。这些清官廉吏如同历史长河中的明珠,照亮了中华文明的精神航道。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廉政建设最深厚的根基,正在于每个人对心中贪欲之贼的自我驯服。当公职人员拒绝一份不当馈赠,当商人抵制一次违规操作,当学生鄙夷一场作弊行为,廉洁的种子便在这些微小却坚定的选择中生根发芽。

        当代社会,腐败形式日益隐蔽复杂,从权钱交易到利益输送,从"微腐败"到"期权腐败",手段层出不穷。一位基层干部工作中发现行业补贴监管漏洞开始谋私,逐渐滑入犯罪深渊;某企业高管利用制度漏洞谋取私利,最终身陷囹圄。这些案例无不警示我们:腐败如同温水煮蛙,初始不觉其害,日久便难自拔。而对抗这种侵蚀,最有效的武器便是培养"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警觉意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指出:"直接支配人类行为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利益,而非观念。"但当廉洁真正内化为精神追求时,它便能超越利益算计,成为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将廉政理念转化为日常实践,需要构建"知—信—行"的完整链条。在认知层面,我区定期组织以案四说的廉洁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让公职人员明白"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在信念方面,党员干部通过加强深学笃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牢记八项规定要求,将廉洁内化于心;在行动层面,村社区推行"阳光政务",村(居)务公开,将每一笔经费使用明细向居民公开。这些实践如同精密的齿轮相互咬合,推动廉政机制有效运转。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强调:"一个良好的立法者关心预防犯罪多于惩罚犯罪。"同样,廉政建设重在预防,而预防之要,在于将廉洁意识渗透到每个社会细胞的日常运作中。

        廉洁社会的建成,非一人一时之功。如同亚马逊河流域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每个人的廉洁选择也将产生难以估量的连锁反应。当我们批评社会风气时,是否想过自己也是这风气的一部分?当我们抱怨制度漏洞时,是否尝试过从自身做起堵住这些漏洞?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不是偶然一次两次的行为,而是习惯的产物。"廉政建设需要的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习惯力量——从拒绝一次宴请做起,从审核一张发票严起,从教育一个孩子教起。

      廉洁之堤,需要每一粒土的夯实;清正之风,始于每一个人的坚守。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或许无法立刻改变整个社会的生态,但可以像海瑞那样,先守住自己这一方"不贪之宝"。当越来越多的人在面对诱惑时选择正直,在遭遇不公时坚持原则,在无人监督时恪守本分,廉洁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会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廉政从我做起,不仅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种文明传承——我们今日的每一次廉洁选择,都将成为馈赠给未来世代最珍贵的精神遗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文/湖畔书苑·常臣臣 六尺巷里的廉洁密码:在退让中 照见权力的品格 ...
    小橙子的夏天阅读 36评论 0 1
  • 24年9月23日 星期一 文/湖畔书苑·王明丽 清风不散 “人生如茶,悟茶可得,静守清廉。一...
    把云苔剪碎阅读 14评论 0 1
  •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文/湖畔书苑•刘东锋 抓好清廉建设 聚力打造“营商环境金名片” “清廉”...
    蓝蓝的白云天_81ea阅读 79评论 0 4
  •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文 湖畔书苑•刘东锋 精品文艺创作需着眼基层群众文化需要 2024...
    蓝蓝的白云天_81ea阅读 59评论 0 0
  •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文 湖畔书苑•刘东锋 文艺精品创作需着眼基层群众文化需要 202...
    蓝蓝的白云天_81ea阅读 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