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第一次接触《论语》,顿觉自己“有眼不识泰山”,竟然以为通过教科书上那几句话就可以对整本《论语》管窥蠡测。有一些句子,虽然都是大道理,但是细细地品,会觉出其中有人生三昧。就像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从极复杂的事件中悟出极精简的道理,而这些道理,仔细想来数量并不多。
现将《论语》中令我感触颇深的句段摘录下来,加上自己的体悟,算是一种读书笔记的整理。文本选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字义参考汉典网。
•无友不如己者。
重点在“如”字,如果翻译为“比得上”,意思是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好像太过功利,我认为应该理解为每一位朋友都有值得学习的优点。如果翻译为“像”,意思是要与志同道合、相类似的人交朋友。两种意思都说得通。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不管是求富贵还是去贫贱,都要合乎道。这里的富贵人所欲、贫贱人所恶是对一般人而言,其实孔子很赞赏安贫乐道之人,比如他老人家最喜欢的学生颜回。他曾经这样形容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重视道义胜过贵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谋求富贵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位”在论语中很重要。孔子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中要找到自己的“位”,做事才会顺,但是这个位,一定要有所匹配的安身立命的能力及品性。后两句同理,要为人所知,先要有“可知”的能力及品性。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以前常听到前一句,电视剧里时有出现,大概经常用来约束子女,实在是冤枉孔子。只要常给父母报平安,还是可以远游的。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推己及人的具体表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强调“己不欲”该如何做,这句强调“己欲”该如何做。这是孔子“恕”的内涵,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相互呼应。一切都是出于想象自己是别人的同情共感心。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闻过则喜是一项很可贵的品质,听到别人指出错误,不应是面子上难堪,而应该为有人给自己指出来而高兴,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到孔子心性的修养。而且孔子从来对犯错没有偏见,他曾说“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注重礼乐的形式是因为更注重礼的核心——“仁”(意识到自己是人而非动物的一种自觉心),他的宗教观点是不执著于求神的祈福,化宗教为道德、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祭祀的形式培养尊敬、感谢之心。所以,如果没有“仁”,礼乐祭祀等没有任何意义。反观自己,当我们在说谢谢的时候,是否心中的确怀有感恩之心?当我们注重外在形式时,是否关注过内涵与形式匹配与否?
•过犹不及
此句像是中庸之道的补充解释。朱熹为“中庸”注: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之道是一种“适当”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并非一潭死水,也非惊涛骇浪。不是要求人对情绪进行压抑或放纵,而是强调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以一种平和恰当的方式生活,所谓“发乎情,止乎礼”。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出自《老子》,“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不过孔子对以德报怨的态度是不赞成的,德和怨应该区别对待,应以公正合理的方式对待怨恨,同时怀有感恩之心,“以德报德”。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道德高尚的人反求诸己,遇到事情倾向于向内心寻找答案,反省自己是否有过错,道德低下的人总是向外寻求解决方法,遇到事情也总是找别人的原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如意事,从深处挖掘会发现个中因缘多少与自己有关。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也是孔子对交友观的阐述。这三种朋友是有益的:直率、诚信正直、见闻广博。损友也有三种,朱熹如此注解:便辟,谓习于威仪(庄严的仪表)而不直(直率)。善柔,谓工于媚悦(谄媚)而不谅(诚信正直)。便佞,谓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