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水满花千树”,曲江的春天美丽妖娆,繁花似锦,姹紫嫣红。曲江池水清岸绿,波光荡漾。偶然,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楼台花树,摇曳生姿,美得让人神摇心醉。
西安南湖公园,也叫曲江池遗址公园,它北接大唐芙蓉园,南邻秦二世陵遗址。
曲江池两岸亭台楼阁,桂殿兰宫,绿树环绕,水光潋滟,是关中八景之一。
曲江,曾经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她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历时一千三百年之久,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先河。
唐时,被辟皇家园林,引终南山的水源,修葺扩充出千亩水面,建有芙蓉园、杏园、紫云楼、汉武泉、青龙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等诸多景观,楼台亭阁绵延不绝。
曲江,是唐代长安最具魅力、风雅之所在,是建筑、园林、绘画、诗歌、宗教等汇聚的“盛唐气象”典型代表。
所以,面对曲江美景,杜甫说:让我在曲江池畔多坐一会儿吧。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坐在芙蓉苑外的曲江池畔,望着一江春水,思绪万千。
我还不想回去,我就想守着一江流水,就守着这座被战争浪费的皇家园林。
我想多坐一会儿,即便时间的移动,使豪华宫殿的位置变得朦胧难测。
桃花追随着杨花一起随风轻轻飘落,黄色的鸟群中不时地夹杂着几只白色的鸟一同飞翔。
这是仕途失意的诗人空闲无事,留意花落鸟飞的懒散无聊的心境。
无论何时,大自然的美景都有一种治愈功能,自然的山水是人类最好的心灵归宿。
心灵会在自然中思考,在自然中成长,在自然中真情流露,得到情感的升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当诗人们满怀惆怅,徘徊在青山绿水间,世俗中所有的失意、伤感、落寞……都会随风慢慢远去。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我也是厌世者,早已失去朝见皇帝的胃口。由于缺少异数,我纵酒,滥竽充之。
想隐居水边,可在水滨依然是王臣。现在老了,还说什么“事了拂衣去”。
面对人生的困局,面对皇帝的不信任,诗人此时即不能有所作为,又不能拂衣而去,一走了之,真是叫人进退两难。
每每读到此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与悲凉。
如此才华横溢、才情不凡之人,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百姓,竟面临如此窘境,怎不令人伤感呢?
我们知道,杜甫一生郁郁不得志,从二十岁起一直在旅途中飘……长安停留十年想考个功名,偏偏屡试不第。
不过杜甫并未放弃希望,常言说,是金子总会发光,755年,杜甫的《大礼赋》得到了皇上的赏识,然,当时李林甫为主试官,所以杜甫并未得到一官半职。
虽然后来谋了个较尉差使,却也是当时朝廷中最微不足道的小官。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只身投奔唐肃宗李亨,受职左拾遗。但因上书为宰相房琯罢职一事鸣不平,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杜甫不受重用,无所作为,空怀报国之心,满腹牢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曲江对酒》便是在此种心境下创作的。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
杜甫虽一生坎坷,但“致君尧舜上”的政治抱负从未改变。
哪怕在去世前,他还勉励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始终将国事放在人生第一重要的位置。
可是,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论你有多高的天赋,在很多时候,你还是很难把握个人的命运。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
《曲江对酒》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唐•杜甫
赏析
这是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
此诗前两联是曲江即景,接写坐时所见,然后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最后抒写愁绪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痛之情。全诗语意委婉,情景交融。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首联的意思是,久久坐在芙蓉苑外的曲江池边不愿回去,傍晚时的江边宫殿变得迷离。
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
水精宫殿:即水晶宫殿,指芙蓉苑中宫殿。
霏微:迷濛的样子。
首联“苑外江头坐不归”,“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
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他心中的情绪。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水精宫殿转霏微”,在“宫殿”“霏微”间,又着一“转”字,突出了景物的变化。
这表面上是承“坐不归”而来的:久坐不归,时间已经快到晚上,所以宫殿霏微。
但是,下面的描写中,却没有日暮的景象,这就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
“水精宫殿转霏微”所显示的,即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时过境迁的意味。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颔联的意思是,桃花与杨花随风轻轻飘落,黄色的鸟群中不时地夹杂着几只白色的鸟一同飞翔。
细逐杨花落:一作“欲共杨花语”。
颔联,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
“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
两句衬托出诗人的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
“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
这般色彩又随着花的“细逐”和鸟的“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颈联的意思是,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而我懒于参朝,的确有违世情。
这是诗人的牢骚话,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正话反说,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
这里所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无为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唐肃宗李亨的头上。
诗人素以“忠君”为怀,但失望过多的时候,也禁不住口出微辞。以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尾联的意思是,苦于微官缚身,更觉得沧洲遥远;年岁已老,徒然为不能归隐而伤悲。
吏:一作“含”。
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拂衣:振衣而去。指辞官归隐。
这一联是说: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
这里,以“沧洲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示一种欲进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境地。
可见诗人之所以纵饮懒朝,是因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他把自己的失望和忧愤托于花鸟清樽,正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痛。
全诗脉络分明,针线细密,无懈可击,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哀。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