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文化渊源流长,它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游戏,更加代表了中国文化思想的精粹。正如陈祖德先辈所言,如果说有什么发明能够最为直观的代表着中国文化精粹,那么围棋的发明则首当其冲。因为诸如令我们骄傲也颇有争议的“四大发明”,尽管有时间上的先后,但终归别人也发明了,围棋的发明却公认来源于中国。放眼亚洲,目前围棋领先世界的中日韩三足鼎立之势。却无不肯定一点,围棋的发明源自中国这一事实。外国人可以运用围棋规则的计算制作出打败世界顶尖级棋手电脑程序,但是它却不能用电脑程序制作出“中国文化”。因为围棋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游戏,更是一种中国文化的结晶。
那么围棋中究竟蕴含了哪些中国文化精粹,又是以怎样的方式蕴含在这看似简单却博大精深的围棋游戏之中的。此处浅述一点个人感悟,并希望借由围棋而窥测并共享一点国学之思想文化精粹。分别从简单的围棋游戏的三个基本要素展开:棋盘、棋子、规则。
我们就算不会下棋,应该也知道围棋棋盘是最简单的“方形”的十九宫格线盘(横竖各十九条,纵横交错而成的十九宫格,棋子游戏是下在交叉点上而不是宫格内)。棋盘的这样一个简单结构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古代贤哲对世界的深刻看法的(世界观),最为直观的说法,即“天圆地方”。
生而为人,无论是因为当你睁开眼睛就直面围裹我们自己的多样性世界而对“世界是一个怎样子的世界”产生好奇。还是当夜晚来临,万物静默,当我们凝视浩瀚无垠的星空而产生对世界的无限赞美与崇敬,都会隐约而不觉的将思绪投射到这个“世界本身”的好奇思绪之中。无论这个世界是曾经让你在思绪为之而动之时,是对其广袤心生敬畏,亦或是反馈于自身的渺小感觉,事实上世界一直都是那样真实的与人以某种独特的方式联系着。正如我们看见世界万物会好奇于那些透过万事万物而看到他们的“形态”。那么当“世界”成为我们思绪里的一个对象。古人们首先也同样习惯的思考着“世界是一个什么的样子”?而“棋盘的结构”正是来源这个问题思考的结果投射——天圆地方。
古代人生活受到各种限制,但是他们却抑制不住那些为所谓的世界呈现出来的万事万物所激荡的好奇。试想当你对世界原本一无所知,但是当你站在广袤的大地之上,凝视四周,仰望苍穹,“天圆地方”的直观经验是很容易产生的。当然,当人类生活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可以说那些直观的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根源,事实上,若无这些错误的根源。我们所谓的“对的事实”何以不断的趋向所谓的“真理”?以一种当前的思维方式,去判断过去思维方式的对错,这是一件并没有多少价值的事情,然而当我们去思考着那些所谓的“错误”的方式与原因,你会发现,每一种即便是在我们当下看来错误的想法,也蕴含着特定的事实与文化背景。
面对这个透过统摄万物而获得的世界观念的好奇袭来,古人对世界的最为经验化的认识,也即“天圆地方”——这个投射到棋盘的构成上认为:棋盘的“方形”比喻“大地”,以及在这个纵横交错的宫格线中,有五个重要的“点(星位)”,其中尤以正中“天元”为主要,在于它代表了古代贤哲对“天”的认识,表示“天的正中心”。如果以“横向的方形大地”与“纵向的圆形天空”来构建我们所谓的“世界”,那么方形的宫格线的最外侧线,也即棋盘“边线或端线”属于“地线”,也是“由天地构建的世界的最低位”,当越靠近正中“天元”,则表示“世界线位越高,直至天元为最高位”。
除了天元星位之外,还有四个重要的星位,在靠近棋盘角部(角星位)——他在棋盘上表示从低线位往高线位的过渡线位,在“天圆地方”的世界构建意义上表示“天与地的支点”——古代围棋与现代围棋不同,在于古代围棋中有“座子”,也即“座子棋”(分别在四个角星位对角双方各放黑白2子,共四子)。座子的本意在于“支撑天地的结构”,也即“天柱”——正是由于四根“天柱”,才把“天与地支撑了起来”。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棋盘的构造其实有着很鲜明的我们经验性“世界”构造的基本模型——他所回答的,事实上就是“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疑问。
不仅如此,对于我们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的思考,我们古代贤哲其实拥有很多丰富性的联想化认识,比如:古代就有认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鸡蛋”型的世界。其中鸡蛋的蛋黄寓意“大地”,而“蛋清”所存在的形态,寓意“天空”,想想我们就是身在蛋黄中的人类,感觉也特形象与贴切。至于我们更加流传的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传说,无一不是基于我们祖辈对我们所处世界的既蕴含着经验化与联想共同作用的产物——这些思想文化产物,不仅以棋盘的构造方式得以寓于其中,更是通过时间,不短积淀着“中国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