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书扉的第一篇章,就能听到霍尔顿那尖锐的语气中,带着对学校强有力的谩骂与抨击:
“我离开希尔斯最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的四周全都是伪君子。就是那么回事,到处都是他妈的伪君子。举例说,学校里的校长哈斯先生就是我生平见到的最最假仁假义的杂种……”
初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时,我并不明白这本书为什么会成为大众所追捧的畅销书,我也不明白像霍尔顿这样的不学无术、满口脏话、吸毒酗酒的不良少年怎么就成了故事的主人公,我甚至不明白这个坏孩子所经历的三天两夜的荒废生活何以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全部。
但是当我设身处地走进霍尔顿的内心,开始试图去了解他时,才发现他其实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在霍尔顿离开学校后的三天两夜里,生活如一出出戏剧般展开。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叫来了妓女其实什么也没做,只是想平等地和她交流;他和女友吵架是因为他想认真地谈心,可是对方却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他其实是那样的单纯,单纯地看到年幼的妹妹坐旋转木马,心里一下子就开心起来了。也因为妹妹想要追随她一起去西方,心中的羁绊与牵挂最终让他选择留了下来。
这个少年,他其实只是不愿意长大,他仍然向往着孩提时代的单纯美好,他只是不愿接受这个成人世界的“假模假式”罢了。
他讨厌学校里校长那充满势利与阿谀的丑恶嘴脸,他厌恶周遭同学们为了出人头地而用功读书的虚假世俗,他不满自己的哥哥进入好莱坞写剧本编造那最假模假式的电影……
只是在人生的分岔路口上,许多人在指明灯的指引下最终走向了正轨,而愤世嫉俗的小霍尔顿却在自己的成长路上越走越远了。他愤世嫉俗,他空虚荒芜,他又无比孤独,但却没有人,没有一个人将他拉出堕落的深渊。
也因此,他不愿做一个卑贱的成年人!
正如他对自己妹妹所说的,他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只想守住孩子们内心最纯洁的净土,也包括他自己的,仅此而已。
或许在许多人成长的路上,总能看到少年“霍尔顿”的影子,他们叛逆不羁地厌恶着这个喧嚣肮脏的成人世界。可不同的是,他们中的多数人都选择了戴上漂亮的面具,极快地融入了这个虚伪的成人世界。
而霍尔顿却从不肯违背本心,他依旧我行我素,不肯被这个世界磨平棱角。
可故事的结局呢,是霍尔顿生了一场大病,被送到一家疗养院休养。没有人知道霍尔顿的命运最终走向何方,但我更愿意相信他最后能够如愿,我也希望他最后能够如愿。
我想,你也许会和我同样期待,期待在另一个世界里,有一个小小的少年霍尔顿,他把我们成长里的躁动不安与愤懑都喊了出来。
而在这个世界的我们呢?却只有迟疑地接受成年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