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夫。”好的家庭教育,就像学校的小班授课,父母和孩子是一对一的教学关系。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的差异,会影响孩子一生。而溺爱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大忌。
一、溺爱孩子,是最懒惰的爱。
我们所熟悉的云南苏小果案,就是典型的一个溺爱孩子的案例。苏小果,无恶不作,头脑中毫无是非观念,跟他父母对他的溺爱有直接的关系。
溺爱孩子,看起来是无私,其实是最懒惰,父母没有认真思考,没有去探索孩子生理心理成长发展的规律,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反而让没有自控能力的孩子去发号施令。要么孩子长大以后有独立的思想,他会觉得父母干涉他,矛盾将不可避免的产生;要么他独立意识被磨灭,将非常依赖父母,那就造成一个慵懒的孩子、懒惰的生命。
二、溺爱孩子,教育后果严重。
给孩子以“特殊的待遇”,会使孩子有自身优越感,她“恃宠而骄”会变得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对孩子要求无条件满足,长大孩子会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而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对孩子过分保护,长大后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的心理,或者在家里横行霸道,在外面胆小如鼠;对孩子犯错“护犊子”,长大后孩子将全无是非观念。
总之,过分的迁就孩子、溺爱孩子,培养出来的孩子将出现很多问题:缺乏远大理想,缺少是非观念,缺少良好习惯,不体贴他人,浪费金钱,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再家横,在外胆小,甚至造成性格的扭曲。
三、吃独食是溺爱孩子的一种。
很多家长溺爱孩子,有个重要的表现那就是让孩子“吃独食”。
我曾经给学生讲过一个吃龙虾的故事:单亲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孩子长大,让孩子从小到大吃独食。当自己有一天吃了孩子非常爱吃的龙虾时,孩子严厉地说:“你为什么吃我的龙虾!”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溺爱“吃独食”的恶果,因为在他的思想上已形成了一个定势:好东西只能由我享受。是母亲的溺爱和纵容造成了儿子的绝情。
吃独食,会培养出一个非常自私的孩子;他会以自我为中心,毫无责任感;他将父母对他的付出看作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体会不到父母及别人为他付出的艰辛。
恋爱其实是一种畸形的爱,是一种懒惰的爱,是一种对孩子会造成很大伤害的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