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说:“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
感悟:
这段对话表明了孔子积极入世的意愿。
从孔子在前面所说的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愿意积极入世——“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不仕。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
在韩愈的《马说》中有这样一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孔子愿意从政,但是他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认为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在等待认同他的政治主张的伯乐的出现。
可惜的是,他的运气不佳,周游列国十四年,却没能遇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
当然,孔子的这种意愿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受意愿的驱动,如果没有强烈的意愿,没有事情能够坚持做下去!
相反,意愿越强烈,达成目标的成功率越高,因为你有强大的动力去主动做事,会积极地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史蒂芬柯维博士提出: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的结合。
知识解决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技巧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意愿就是想要做的问题。
只有有强烈的意愿,才会去想了解知识和技巧。
所以,我们做一件事、养成一个习惯,一定要弄明白自己为什么做,让自己产生一定要达成目标的强烈意愿,让我们能持续去行动,直至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