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坚持专注于重要的事情并做出成效”。重要事情的事情就是健康的体魄,家人的陪伴,工作的成效,自我的不断精进,良好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都是需要积累需要一个过程,而我们需要落实一件件具体的事情,用PDCA思想不断反思和改进,知道再多不如亲自坚持践行去实证。
这周值得好好反思一下,因为自己自以为在慢慢建立的节奏再次受到了冲击。过去遇到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及时反省,也因此不断掉入恶性循环之中。很多人都是如此,经历了很多年,除了年龄大了,脸庞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其他的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是“忙盲茫”,自己和身边的人生活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更要命的是自己除了知道了更多,能力并没有提高,竞争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今年给自己定了一个主题“改变”。就是要让自己能够跳出各种旧有的轮回,摆脱过去很多坏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同时,逐渐养成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这个过程就是自己不断践行坚持与戒断的目的。坚持和戒断都是对自己根深蒂固观念和习性的挑战。应对这个挑战,我们首先要承认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决心战胜他们。
坚持的关键在于我们要谨慎开始,也就是说要慎重选择要坚持的东西,一旦选择就要认真对待,不要轻易为不能坚持找理由,其他事情都应该为坚持让步;坚持的第二个层次是要精进,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重复简单或者低效的行为,而应该在坚持下来的前提下,对坚持的东西提出更高要求,通过思考践行不断提升自我。
戒断的关键在于对自身欲望和外在诱惑随时保有觉知,并能够通过与自己对抗,消除自身欲望和外在诱惑对自己的影响。
本周跑步只有四次,本周日更的坚持虽然没有停下,但是质量有待商榷。虽然都有客观因素,但是还是要反思,如何能够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是否可以做好应对不同状况的计划,通过室内锻炼替代跑步,是否可以提前预判风险,进而提前完成日更,提前梳理好大纲,找到合理时间完成书写。好像所有的问题会并发,本周很多地方都有懈怠,饮食上油腻和肉食也有回升,这些都是决心和毅力不够的表现,有待提高觉知和应对能力。
关于孩子的教育,本周一个朋友的做法给我很大的感触。他们决定退出校围棋队,目的让孩子能够专注学习,为孩子减轻压力。诚然,在孩子快要步入小学时,自己内心也有担心过,他是否能跟上节奏,是否能学到东西。可能这种顾虑是每一个家长都有过的。但是他们这样的决定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不禁让人心生敬佩。我们总在给孩子提要求的同时,我们是否也站在他们角度思考过,他们如何看待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寻求的不应该只是满足单方面诉求的东西,而是要通过与孩子一起努力,一起面对困难的过程帮他建立他所需要的自信、自律与感恩之心,也建立起亲子之间的信任关系,这些恐怕远比在这个时候多学一些技能和知识来的有价值。
关于工作精进,永远是以效能为原点的。分解下来,工作的核心不仅是弄清楚做什么和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做出来。而做出来的过程,在特定资源条件下,反而具有更多不确定性和难点。应对的办法一是要有清晰再清晰的计划伴着到位更到位的执行。对计划的尊重一方面是对任务和风险的明确定义,另一方面是对计划的坚决执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团队每一个人的高度专注是最重要的保障。而团队的专注又来自于目标和任务的清晰,以及成果被认可,结果被认可依靠对结果检查的坚持。
个人精进其实不能再单纯定义为不断摄入新知。前面多次提到知道不是能力,要将知道的知识通过践行思考内化为自己能力才有价值。因此精进更多需要依赖工作生活中持续的思考和实践,而新知的过去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获取,而获取新知的过程重点是找寻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个人精进另外一个关键的点,在于个人标签的积累,及社会认同度的提升。因此自己需要专注在灾害风险领域深挖,同时要提升自己的学历,认证等信息。
选择了专注于最重要的事,就必然会压缩社交所投入的精力。而有限的精力自然会选择更有价值的社交活动。这是目标倒逼注意力的分配的必然。何为有价值的社交活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对自己来讲,坦诚、不损人利己、互利共赢是最基本的原则,也会影响着自己与这个世界连接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