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买过几次《十万个为什么》,送给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养成“为什么”的习惯。
那时的《十万个为什么》书店很好卖。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不再说《十万个为什么》了,因为网络,不但《十万个为什么》没人需要了,就连各类的工具书也不需要了。
网络都有答案。
小时候要认真地学习如何查字典,现在只需要学会如何上网就可以了。
一切似乎变的都很容易了。
从开始的产生互联网,到互联网,到现在的后互联网,几乎每个人都在网海中飘浮。
对于一般人而言,后互联网的网海,你想的到的里面有,你想不到的里面也有。
以前想出苦海,难,现在是不在网海里呆着就不知道怎么活着了。
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喜好从中发现,分享,并且认为代表了自己的认知和水平。
以前是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是活着就发现。
至于发现是不是学,个中味道,就像甘草酸梨,自己知道。
自己上网,入的是网海,但里面的东西又像是网云。
是云就是飘着的,或者说是飘忽不定的。
你看到了就是云,看不到云也没有。
在网海中看云,忽然就会感觉到,那人生的六个基本问题网云看到的时候不多,而这六个基本问题无论有没有互联网,有没有网海,有没有网云,都是须臾不曾离开人的。
这六个基本问题,有人说的哲学的,有人说是认知的,有人说是社会的,有人说的伦理的,也有人说就是六个基本问题,不需要那么多的分类。
六个基本问题:我是谁?谁是我?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为什么活着?我活着为了什么?
从来到这个世界算起,六个基础问题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碰到的越早,分辨的越清楚,对个人的作用越大。
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是不知道这六个问题,更不要说答案了,但孩子不傻,在原生态的环境中一点一滴地拼凑,慢慢地就会有自己的看法的。
我的原生态就是我。
世界怎么对我就是谁是我。
父母身一方水土就是我的来踪。
我到哪里去就是我能到哪里去怎么去。
我为什么活着除了生物性的呼吸饮食还有责任。
我活着为了什么除了责任以外还有自己的心的安放之地。
对于孩子而言,这六个基础问题加持责任在父母,如果不幸父母没有主动的加持,就在自己的造化了。
造化,就是生命中各种必然与偶然的交互点。
这六个基础问题对人的一生是有基础作用的,不但有作用,而且可以伴随一生。
只是,如果自己从没有认识到这六个基础问题,这六个基础问题就像云彩似的飘走了,与自己也就没关系了。
没有这六个基础问题加持,人也是一生。
六个基础问题有没有作用,走过了才知道。
孔子之所以是孔子,因为他对六个基础问题的脚注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不是活到老学到老,两回事。
任何社会学的概念都需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然就是不化,食古。
知识分子也是的。
曾经的概念就留在曾经吧,现在的知识分子概念至少两层意思:学与知,识与用。
离开这两层,或者说少一层,都不是。
以前的人好闭门造车,现在的人好在家造道。
造道就是有学有知有识就是没用。
从造道说,说这六个基础问题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实践学,经济学,政治学,一点也不为过。
人到一定年龄后,要主动思考这六个基础问题。
思考的越明白越透彻,自己离自由越是近了一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躬行。
网上的别人的都是纸上的。
郑板桥没钱买酒,就留下了“难得糊涂”,后人都奉为圭臬,也是笑谈了。
“朝行道,夕死可矣”。
人力资本高阶化成认知篇(一)六个基础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8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早看早受益! 下面是一位资深班主任总结了8种成绩提不上去的原因,分别对应8类孩子,如果你...
- 这8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早看早受益! 下面是一位资深班主任总结了8种成绩提不上去的原因,分别对应8类孩子,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