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系统--信念

所有人的内心困扰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是来自信念系统的冲突,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活体验的改变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的人生要做到三赢,感受应有的成功快乐,必须建立更有效的信念,即建立新的神经元网络,改进对待同类事情的想法与做法。信念(believes)、价值观(values)和规条(rules)统称为“信念系统”(beliefs system)

什么是“信念”

信念就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事情就是这样的”的主观判断,是我们认为维持世界运作下去的法则(这是来自说话者脑里认知的世界,也即是主观的法则),是解释和支持行动或没有行动的理由,是解释和支持变化或没有变化的理由,是对于这个世界各种关系的主观逻辑定律。信念不等于真理,信念是主观的,真理是客观的。

行动由信念决定。如果对出现的人事物没有什么信念,便必须在记忆经验里找出类似或接近的资料,做一个决定(信念的决定),才能有所行动。
举例:假如你认为自己不可能考上好的大学,那你就会不用功读书。“自己不可能考上好的大学”是信念,“不用功读书”是行动。

一个人会有成千上万的信念,比如一些普遍的信念:“儿女应该孝顺父母”,“长得帅就吸引女人”。
信念绝大部分存在于潜意识里,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信念会在意识层出现:当信念受到冒犯或者挑战时,当这个人自觉地反省时。

信念的种类

1. 定义式
确定事物之意义,一项事物与另一项事物的意义相同。例:沉默就是投降。

2. 因果式
一项事物导致另一项事物的产生。可以是直接明确的,例:因为你没有来,所以我失败了;也可以是隐藏的,例:我很累,不能帮你。

3. 规条式
事物中的选择性受到限制。常常表现为一个人或一件事的能力水平或限制。例:他需要培训才能胜任;他不可以这样就离开。
◇ 事情发生的概率,常见的用词包括:会/不会、也许会/也许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等,还有一定、绝不会等。例:这不会出现;那样做一定失败。
◇ 一个人的主观愿望,常见的用词包括:会/不会、要/不要。例:我会成功。

4. 判断式
事实上,所有的信念都是判断。这里指的可以算是最简单明确的判断模式,就是把对事物的主观猜测当作必然,所以往往带着肯定语气描述事物。例:他不成;我输了;三次才对。

信念形成的四个途径

  1. 本人的亲身经验,例如,曾被火烫伤而知道火能伤人。
  2. 观察他人的经验,例如,见到同学顽皮而受罚,因而知道某些行为不可以在上课时做。
  3. 接受信任之人的灌输(语言或行为模仿),例如,父母说要提防陌生人,所以我们对不熟悉的人有抗拒之心。
  4. 自我思考做出的总结,例如,某人总是拒绝我的善意,苦思之下,终于认定是因为他妒忌我升迁比他快。

局限性信念

事实上,没有任何信念在所有的情况里都绝对有效。大部分信念都能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情况,但少部分因为没有接收时没有好好地理解和消化,或者欠缺全面的定位(没有与信念契合),因此在某些情况出现时,发现有冲突存在。这些被称为“局限性信念”。
例如“读完书、做完作业才应该玩耍”,背后的信念是:读书与玩耍是对立的。

信念本应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工具,其作用与其他人生工具一样:帮助这个人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

信念必须有价值观的支持。信念的改变,也需要来自价值观的改变。

信念可以更换,但也不一定必须更换,因为信念还可以修正、扩充(兼容),甚至暂时挪开,改用另一个信念,直到在效果上有了突破,再捧出原来的信念去继续奉行。

妨碍成长的信念

任何会使一个人减少生活得更好的机会、减少有更好明天的可能性的信念,都是妨碍成长的信念。大致分为几类:

  1. 使自己失去学习机会,因而不能有所提升的信念。例如“你没有资格教我!”。
  2. 使自己留在原地、停滞不前的信念。例如“目前已经足够好了,不要想得到更多”。
  3. 减少自己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限制本人能力发挥的信念。例如“我不应该冒险去那样的事”。
  4. 把责任交给其他的人事物,因而自己无能为力。例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5. 把原因归结为一些不能够控制的因素,因而不能挑战或者改变。例如“这是天意,没有办法”。
  6. 维持自己一个“没有资格”身份的信念。例如“我就是一个废物”,“我配不上她”。

关于身份的局限性信念

一个人最严重的“局限性信念”是三类关于“身份”的信念:

  1. “能力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能力”(helplessness)。例:“我不能放松。”解决的方向是认识本有的庞大能力(capability)。
  2. “可能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可能……”(hopelessness)。例:“我这个病不会好了。”解决的方向是看到希望(hope)。
  3. “资格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资格拥有美好快乐的人生”(worthlessness)。例:“我的命生成这样,是应该受苦的。”解决的方向是感觉到他也可以有美好的人生(deserving)。
    最常见的局限性信念是“我没有资格”这种“配不上”的信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