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編 春秋戰國之部
第四章 霸政時期
上文講到周王室東遷後的大體局勢,此篇文章繼續,講齊桓晉文的霸政時期。
王室東遷後,王權衰落,某諸侯國稱霸可以看做另一種王權的诞生,使封建制度得以苟延維繫。開啟諸侯國稱霸模式的第一人是齊桓公,繼他之後,宋襄公,晉文公相機效仿。
齊桓公本姓姜,傳說中姜子牙的後代。周武王封姜太公與營丘,建立齊國。自太公至齊桓公,都城遷過數次,但都在山東境內。齊國東鄰大海,漁業桑業發達,早已建立了國家富強的基礎。齊桓公建立霸業的方式為建立聯盟,爭當盟主,類似於今天的北約集團。齊桓公在位時經常召集其他諸侯國開會。主要參與者有魯,衛,曹,鄭,宋六國,史稱「諸夏聯盟」,聚集在黃河下游東部和黃河中游南岸一帶。
爭當霸主有何好處?霸主相當於小皇帝,可以得到其他國家的貢賦,充足國力。諸侯國向聯盟之主輸送貨物和錢幣,盟主向成員國送一些土特產。齊管仲曾經就指責楚國貢品不足。霸主也有權利指揮聯軍作戰,調解聯盟內矛盾。
聯盟的作用有四。一,尊王,在禮節上尊重周天子。二,攘夷,當時蠻夷部落大概在黃河與渭水之間,東連太行山兩側,及黃河北岸。此處遊牧民族多次攻打刑國,衛國等小國。三,禁抑篡弒,葵丘之盟(齊國十五次會見諸侯國中最盛大的一次)約定:「毋易樹子,毋以妾為妻,毋使婦人與國事」等。四,裁制兼并,同盟內互不侵犯,遇外寇相互幫助。
此處紀錄齊桓公「尊王」事件之一。《穀梁傳》(解釋《春秋》的著作之一)記載,齊桓公召集個諸侯在葵丘開會,周襄王派大臣賜一塊祭祀用的肉給齊桓公,并允许齊桓公領肉時不必下階跪拜。按照周禮,祭祀的肉本不賜予外姓,周王室姓姬,齊桓公姓姜,周襄王為示好拉攏,做此舉錯。齊桓公惶恐立辭,稱「天威不違咫尺,小白餘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仍下階跪拜。
周襄王與齊桓公還有段淵源。襄王父親周惠王本來打損廢太子鄭(即後來襄王),立妾之子王子帶為太子。惠王死後,齊桓公助太子鄭殺王子帶,後又幫周室攻打西狄,可見其霸業之大。
除齊桓公之外,春秋時期的霸主還有宋襄公(宋襄公霸政一閃而過)和晉文公(晉國自文公起霸業歷經八世)。晉文公起家值得一說,自從平王東遷後,晉人就有擴張吞併的野心,齊桓公時期,晉人也不參與諸夏會盟。後來晉國內亂迭起,太子重耳出逃,流浪西狄,齊,宋,衛,鄭等國家。齊桓,宋襄款待重耳,希望日後締結聯盟,而衛,鄭等國目光短淺,不理睬重耳。數年之後,重耳熟知天下大勢,返回國內得位,一舉改變晉國以往之態度,參加諸夏集會。從此晉國霸業開始。
攘夷是晉國黨霸主後的一件大事,保證了耕稼文明未被遊牧蠻族替代。齊桓公僅能阻止狄人不侵犯黃河南岸,但黃河北岸的刑國,衛國逐漸淪陷,晉國便挑起了抵禦外寇的大梁,屢次擊敗諸戎,實力逐漸向東推進,後與齊國接壤。
上一篇提到春秋諸國的一大威脅是南方楚國。楚國為異姓,從源頭上講也屬「蠻夷」,楚武王自嘲「我蠻夷也」。楚自武王時期(周平王時期)壯大,與諸夏聯盟對立,懷有帝國主義兼併之政策。晋国称霸时,不断與楚展開大戰。後來楚人逐漸同化融合,放棄之前极端的兼併政策,要求加入诸夏联盟。晉、楚結交後,各諸侯國引來一段和平時期。
總結:春秋時期霸政主要有兩大意義。一,耕稼民族組建聯盟,共抗北方遊牧民族,得以保存城市文化不至消亡。二,諸夏聯盟相互幫助,抗擊南方楚國,使封建制度得以保存(封建制度可以看做社會從無秩序到有秩序的一種進步)。諸侯國兼并趨勢為:文化先進的國家主結盟,然後被文化後進國家用武力征服。晉代齊,楚代晉,吳,越代楚,最終歸秦國一統。文化後進國家征服文化先進國家,後被文化先進國同化。文化落後國家逐漸消亡或驅逐。
主要諸侯國的淵源:齊,周武王封姜太公與齊,在今山東臨淄。魯,周文王第四子姬旦輔佐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亂,成王封姬旦長子伯禽與山東曲阜,建立魯國。魯國是姬姓「宗邦」,是周禮的代表。宋:成王平定武庚之亂後,封殷紂王的庶出兄弟與商丘(商朝故地),宋國實行商朝禮儀。衛:商朝故地,河南安陽一帶;晉:夏朝故地,河南洛陽一帶,衛,晉皆由文王之子康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