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編 春秋戰國之部
第四章 霸政時期
這是最後一篇春秋時期的讀書筆記了,這浩浩蕩蕩的二百四十七年,即將在此畫上句號。《左傳》記述了上流貴族社會的趣事,神向往之。如有時間,一定好好閱讀,以作補充。
上文講到齊桓晉文霸業創立,宏達壯闊,無奈只能匆匆略過,此文講述春秋時期的政治與文化面貌。
從「城」到「國」再到「邦」的演變。春秋之初,一城即一國,比如,周文王封姜太公與臨淄,那麽臨淄一城即可稱之為一國,即齊國。從城中心到城外有不同的叫法,詳細來說,城內為「國」,城外稱為「郊」,再外稱為「野」。「野」之外便不屬於該國的土地,稱為「棄地」,此處無人管轄,也是戎狄常常出沒的地方。起初的國家形式與雅典城邦相似。
春秋初期,記載的「國」近二百個,也可以理解為「城」有近二百個。既然國以城為單位,那麼各國的人口也極少,《左傳》時常提到,某國被滅,剩遺民幾百,可能該國人口總數也僅有幾千。《左傳》記載,梁國國君不斷擴張領土,但人口不夠,擴張的土地成了空城,最後國力空虛,被秦所滅。
由此可见,中國當時地廣人稀,廣大先民有無邊無際的活動範圍,處於不同原因,所以各諸侯國經常遷都。諸侯國遷徙複雜且頻繁,此處不做詳細介紹,僅附下圖供參閱。
《國史大綱》引用了《虞人之箴》上的一段文字,歌頌人與自然和諧之景,記錄如下:
茫茫禹跡,畫為九州,經啓九道,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德用不擾。
大意是:
中原大地無邊無際,蒼茫廣闊,大禹治理了氾濫奔流的黃河,又鑄造了青銅九鼎,將大地劃分為九州, 禹之子啟管理天下,修建道路,自此,百姓有所居,野獸有所棲,各有各的生存之法,互不相擾。
隨著人口逐漸繁殖,諸侯國規模日益擴大。個諸侯紛紛擴建城池,「築」即在舊址基礎上擴大城市規模,「城」即選址新建城市,春秋記載「築」佔少數,「城」佔多數,由此可見人口增長之快,和人類對自然的征服進程。
既然個諸侯國勢力遠超周天子,那麼個諸侯也享有天子的權利,比如賜氏(何為賜氏見下一段),分封。諸侯給大夫賜氏,封土地,意味著大夫有了可世襲封邑,如同小型國家。以各諸侯國為中心,建立起小諸侯國,并逐漸壯大,也會威脅到諸侯的地位,這就形成了春秋末期大夫執政的局勢,也可以稱之為西周封建勢力的推進。
大夫逐漸代替諸侯行使外交行政等權利,加之大夫間往往相互援結,漸漸形成大權旁落之態。更有大夫篡位,造成此後戰國的新局面。
此處插播先秦時期的姓氏制度。姓氏制度與分封相關聯,依照「胙土命氏」原則,分封時嚴格依照「嫡長子繼承制」,王室,諸侯的嫡長子才有權繼承父親為王為君,其餘的兒子無權繼承王位,但有分封的權利。分封出去的兒子便另有一氏,自成系統,以區別於原來氏族。分封越來越多,氏也越來越繁多複雜,遠超過姓的規模。秦漢之前,姓和氏在不同的場合使用,哪些人有姓,那些人有氏,有明確的規定。漢代以後,姓氏不加區分,合二為一,統稱為姓。
從文化角度講,春秋時代,實可說是中國古代貴族文化發展到一種極優美,極高尚,極細膩雅緻的時代。
《左傳》里記載了貴族的風流雅事,他們見解淵博,人格完備,嘉言懿行;重人道,講禮儀,重和平,受信義。雖不斷以兵戎相見,而大體上以締結和平團體為主,和平聯盟維持二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