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来到智善心理咨询,本以为是自身的心理问题或者是感情遇到什么挫折了。
结果是父母的原因,一谈起来男孩就不住的叹气,男孩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在生理上他们是我爹妈,但相处起来,他们倒像是我的孩子”。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无论年纪大小,无论职位高低,在感情中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他们性格冷漠,难以感知他人的情感波动。他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将他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这样的情绪巨婴不仅不能为我们提供情绪价值,反而会让我们陷入情绪的陷阱,今天智善心理就来聊一聊这种危害十足的“情绪巨婴”。
一、情绪巨婴的诞生
我们通常把一些已经成年了,但在很多事情上依旧十分幼稚,或者无法自理的人称为巨婴。
而今天智善心理要讲的这一类人正是在情绪控制方面十分糟糕的“情绪巨婴”。
他们具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同理心。
这类人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将他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却忽视了在友情和亲情中,情感的付出应该是双向的。
在社会关系的建立中如果只有一方持续给予,而得不到相应的回应时,这样的关系注定难以长久。
所以情绪巨婴普遍存在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对于自身的问题丝毫没有察觉,童年的经历让他们形成了错误的认知以至于成年后依旧延续了这种习惯。
所以大多数人都害怕与“情绪巨婴”打交道。那么,为何会存在这样的人呢?背后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1. 不健康的童年经历
精神分析学派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以及超我。
本我在人格中扮演着本能的角色,它代表着人最原始的欲望,包括但不限于食欲、性欲等等。
而超我代表了人的道德自我,它是人幻想中的自我,是一个完全符合社会道德的人格。
本我和超我是一对冤家,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多,所以就诞生了一个和事佬——自我。
自我在人格中代表着人的意识,负责调和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在它们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心理学界认为人在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自我存在的,自我的建立需要婴儿与外界进行互动,借由反馈去建立自我,找到本我与超我的平衡。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全能自恋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婴儿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认为世界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
然而,如果在这一时期,养育者没有给予及时的回应和满足,婴儿就无法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进而可能导致他们在未来表现出“巨婴心理”。
他们可能在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中遇到困难,甚至陷入控制与被控制的循环中。
这种“情绪巨婴”可能经历过不稳定、不安全或不被支持的童年环境,缺乏情感稳定性和适当的情绪调节模型。
2. 养育者的过度溺爱
等再长大一些,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然而,如果养育者在这个阶段过度溺爱孩子,过度干预和指挥孩子的行为,孩子就无法独立探索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也难以建立健康的身份认知和人际关系。
他们自我的建立会受到这种错误反馈的影响,继而出现本我强于超我的情况,等成年后会更容易受到自己本能的影响,成为“情绪巨婴”,总是依赖他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无法承担自己的责任。
情绪巨婴的诞生是一种悲剧,他们长大后出现的这种心理缺陷正是因为童年错误的养育方式,在生理上他们已经成为了成年人,但心理上依旧是当初那个无措娇蛮的孩子。
二、我们该以何种面目面对情绪巨婴
情绪巨婴不光可怜还有点可恨。
当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名情绪巨婴时就像是出现了一个情绪的龙卷风,它会吸走我们所有积极情绪,最后徒留一片狼藉。
因为不成熟的情绪管理,他们相较于正常的个体来说会更加幼稚,会出现儿童身上那种只索求、无回报的状态。
那么,当我们遇到“情绪巨婴”型的恋人或朋友时,应该怎么办呢?
智善心理的建议是:保持距离,及时远离,不要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付出中。
与情绪巨婴相处,往往像是在做一份无薪的工作,没有回报,只有付出。如果你试图拯救他们,最终只会让自己受到更深的伤害。
当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人。如果家人有“情绪巨婴”的症状,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设立边界,明确底线
在与情绪巨婴相处时,你需要明确自己的底线和期望,让他们知道你需要他们承担自己的责任。当他们发现无理取闹无法得逞时,他们可能会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
如果我们无底线的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错误的认知就会继续得到强化,认为这种只索求、无回报的思想是正确的。
继而他就会不停的试探你的底线,不停的向你索求,直到你再也接受不了,彻底的爆发后双方断联。
所以在与之相处的时候要明确自身的底线,绝对不要无底线的去迎合他们,这样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的吸血。
2. 不过度指责,鼓励寻求帮助
与情绪巨婴相处时,因为对方在情绪和认知方面的幼稚,总会遇到一些令人生气的瞬间。
但你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当他们的言辞让你感到受伤或生气时,不要过度反应或责备他们。
过激的情绪对于改善这种认知丝毫没有帮助,所以我们在面对情绪巨婴时要把对方当成一个孩子,这样我们在看待他们一些无理的要求时就可以理解一二。
除此之外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面对情绪巨婴,错误的一方绝对不是我们,所以我们不要向外攻击也不要向内责怪。
想要改变他们仅靠自身的力量可能很难完成,不过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帮助,如参加情绪管理课程或寻求心理咨询等。
通过这些课程或咨询来纠正他们错误的认知,当他们意识到自身的认知存在问题时,情绪巨婴也就慢慢长大了。
三、写在最后
最后,智善心理想说:过去无法重来,未来可以改变,我们依旧有走向光明的可能。
无论是被迫成为“情绪巨婴”的人,还是被“情绪巨婴”伤害过的人,只要能够勇敢的做出改变,我们就能成为更好的人,创造我们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