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只有在脱离情网后,才能够真正相爱。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坠入情网”一节中写到:长期以来,人们对“爱”存在着各种荒谬的错误。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男女恋爱,尤其是坠入情网当成是爱,或者认为它至少是爱的一种表现。
派克认为,坠入情网,通常涉及与性有关的欲望,只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性冲动,才会使我们陷入情网;再者,坠入情网的“爱”不会持续太久,早晚我们都会从情网的羁绊中爬出,如同美好的蜜月,迟早要归于结束。
坠入情网的本质是什么? 派克写到:要了解坠入情网的本质,必须认识心理学上的“自我界限”。婴儿出生最初七个月,还无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他以为母亲的身体是他的身体,母亲的声音是他自己的声音,以为和周围一切事物没有任何界限和差别。出生一年后,婴儿有了一些基本常识:这是我的头、我的脚、我的声音、……。能够认识到身材的大小、体能的局限性,这样的认知就是“自我界限”。自我界限的认识和发展,持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后。孩子到了两三岁左右,更能认识到能力有限,但脑海里还是会幻想自己无所不能。这样的心态只有再过几年,当他经受更多的打击之后,才能够逐渐消失。青春期的孩子,更为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肉体和能力有着多么大局限性!他们渴望突破自身局限,却要受到自我界限的限制,这通常使他们产生无助的痛苦。
永远活在“自我界限”中,会给人带来孤寂。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和他人的“自我”合二为一,于是寂寞消失了。
派克认为,从某种意义上,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一种退化。与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跟童年时与父母相伴的记忆彼此呼应,仿佛体验到幼年时无所不能的快感。我们感觉爱无比强大,能够征服一切,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两岁大的幼儿,自认为能称霸世界一样不可理喻。
但这样的感觉是虚幻的,常常与现实脱节。日常的琐事和难题,会使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于是,两人的自我界限重新合拢,又恢复成为两个不同的个体。
幻觉破灭,就可能面临劳燕分飞的局面。若想避免这种局面,两人就必须面对现实,学会真正的相知和相爱。
情侣只有在脱离情网后,才能够真正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