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2020年的疫情影响,所有的学生算是过了一个史上最长的假期。终于,在无数英雄们的牺牲和努力下,我们终于打赢了这场战争。目前,各个省市已经陆续公布开学计划。云南,青海,贵州等地已有大批学校开学,我们即将迎来这姗姗来迟的开学季。
然而已经放假近百天的学子们,还能找回以往的学习热情么,漫长的假期会不会已经助长了厌学心理呢?以下方式帮助你判断孩子是否厌学。
我把厌学表现这么明显了,爸爸妈妈你们怎么还没注意到?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
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证明厌学是存在十分广泛的现象,大家先不必惊慌,那么产生厌学心理的孩子会有那些表现呢?
- 轻微厌学表现:作业拖延,完成质量不高,偷工减料,甚至不知道作业是什么。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做错不该错的题。
- 中度厌学表现:看书就犯困,学习就头晕,只有在家长老师的催促下才勉强的学一些,习惯逃避问题,找借口不学习水平越来越高。
- 重度厌学表现:对学校和老师产生厌恶感,迟到早退,逃课外出,对学习以外的事情具有极大的兴趣。无视家长的劝解,甚至因此大发脾气。
许多家长以为,我家孩子成绩好,肯定不会有厌学心理吧!然而并不是这样,逃避困难,追求快乐,是人类的天性,每个孩子都会喜欢玩耍,不爱学习。
之所以成绩好的孩子没有表现出具体的厌学行为,那是因为学习带给他们的苦痛,还没有超过玩耍带给他们的快乐。所以用成绩来判断孩子是否厌学,是不准确的。
是什么,打开了孩子厌学的大门(厌学产生因素)
1.内在因素
①学习是需要窍门的,而孩子并未发现 。
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件事都有它特有的解决技巧,学习也不例外。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窍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靠孩子自己来完成这一任务,似乎是有些困难,他们还没有去探索未知的意识,没有去找到最适合自己那种学习方式的能力。
一昧的走弯路,再多的学习热情,也会被消耗殆尽。
②为什么要学习呢?
如今的孩子大都在3岁4岁左右,就会被送进幼儿园,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该不该有一个目标。
在他们的世界中,只知道爸妈让上学,老师让学习。我们似乎没有一堂课,来教导孩子学习有什么用,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该如何规划,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成年人都知道做一件事要有目的,孩子难道不想知道吗?不,他们只是不敢问出这样前无古人的问题!
③努力学习了还不进步,岂不是会被人说脑子笨?
“孩子不是笨,他只是没好好学”,这是我们经常从家长口中听到的一句话,难道不知道好好学,恰恰不就是最大的笨吗?
在古往今来的应试教育体制中,考试是每个学生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是考试就会有成绩,会有排名。排名靠后的同名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自己给自己贴上“差生”的标签。
如果很努力还没有改变,那是不是就是个蠢货呢?比起被人说脑子笨,他们更愿意被人说不努力,所以,没有努力,成为了他们逃避这一问题的唯一方式。
2.外在因素
①清华北大,不能成为每个孩子的目标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思想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他们对孩子的最终期望。
家长们常常会给孩子下任务,你要考多少分,要考前几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样的环境熏陶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神经长期处于紧绷状态。
尤其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会故意不学,对学习深恶痛绝。
②老师们不断更迭的教育风格
在一个人的求学生涯中,除了家长,同学,和他们接触最多的,莫过于自己的诸多老师了,每个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同,教育理念有所差别,孩子往往还没适应这个老师,又要面临分班,升级带来的新的老师。
因为换了个自己不喜欢的老师,而彻底失去对这个科目学习的兴趣,也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③你和谁在一起,你身上就会有谁的影子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大概需要经历上千个同学,在最容易被塑形的年纪,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影响孩子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自有其内在的道理。 俗话说:你是什么样,你身边的人就会是什么样,反之依然成立,你身边的人什么样,你机会是什么样。
他们厌恶学习,你也会厌恶学习。这种模仿别人的行为,是人之天性,也不足为怪。
对厌学现象置之不理,孩子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了以上的某些行为,你就要负担起作为一个家长的义务和责任了,因为听之任之的后果,会让你后悔莫及。
1.消极心理让孩子自卑到尘埃里
“厌学”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孩子一旦觉得自己被贴上了厌学的标签,他就会打心底里以为自己真的不爱学习,彻底放弃挣扎。一旦遇到需要解决的困难,他就会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厌学的人,厌学的人怎么会学习解决问题呢?
这种现象称之为自我设限,百害而无一利,它捆绑孩子的想象力,消磨孩子的意志力,摧毁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消极到尘埃里。
2.厌学且消极的孩子,哪还有心思学习呢?
毋庸置疑,拥有强烈的厌学心理的孩子,如果不及时引导纠正, 学习热情便会大幅下降,成绩一落千丈。从而更加打击自信,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逐渐在孩子的大脑里根深蒂固,越晚改变,就越困难。
3.社交恐惧症悄悄来袭
一个因为厌学而没有自信的人,常常伴随着社交恐惧症,他们在各种不同的群体中,会感受到紧张焦虑,尴尬恐惧,无法体会到与人交流的乐趣,尤其在需要独自发言,与陌生人交谈的时候,更是变的惶恐不安,甚至无法正常说话。
长此以往,孩子心中阴暗的一面会越来越大,有可能引发抑郁,人格分裂等心理疾病。然而这有可能引发的一切严重后果,都只是因为在刚刚有厌学苗头的时候,家长没有及时注意到并且正确帮助孩子改正的原因。
四大魔法,一起帮助孩子击败“厌学”
了解了这些有可能的后果,如何在发现孩子有厌学心理的时候,及时帮助他度过这一难过,成为了最主要的问题。我们做家长的究竟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家长要平复心情,正确看待厌学问题
想要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就首先要明白,孩子厌学并不是孩子笨,不上进,不懂事。这是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我们要以端正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因此指责甚至打骂孩子。
其次,想要成功引导孩子摆脱厌学,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耐心,准备好足够的信心,耐心,决心。掌握合适的方式方法,要引导一个人走出自己喜欢快乐,讨厌痛苦的自然规律。自然需要正确的方法和足够的付出。
2.孔子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才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而完成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找到孩子的优势,让他做他想做的事情,人们常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谁不愿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呢?
假如你的孩子喜欢体育,就告诉他要考入体育学院学习更好的体育知识,不学习知识是做不到的噢!
假如你的孩子喜欢美术,就告诉他数学中依然藏着美术的魅力,学习数学,更有利于美术的发展呐!
世间万物,总有孩子喜欢的一样东西,而万物相连,相辅相生,不管孩子喜欢的是什么,它都会和其他事物或者学科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用兴趣引导,必然事半功倍且极易成功。
3.开学前的黄金期,如何将孩子拉回正轨
如今大部分地区距离孩子开学还有一段时间,那么我们如何抓住这段时间,将厌学情绪从孩子身上赶走呢?
①首先,武汉的解封,标志着我国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保证不大量人群聚集的情况下,多带孩子出去散散心,透透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去买简单的东西,向交警叔叔问路等,找回久违的胆量与对外面世界的感觉。
两个多月封门闭户的日子,足以让一个人消沉。所以重新适应外面的世界,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②其次, 监督孩子在家里执行学校的作息,由于数十天来的直播授课,许多孩子已经没有了在学校的感觉,三分钟就要切出直播软件,看一眼QQ,或是扫一眼微信。这是失去耐心和自制力的表现。家长应当让孩子使用电脑上课,或者监督孩子,上课期间不能切出别的软件。
重新找回失落的在学校上课的约束感,才能在开学后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
③再者,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保证家庭关系的和谐,给孩子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上课时间,家长就不要看电视,玩手机,尤其不要在孩子可听可视范围内刷抖音,可以拿本书陪孩子一起学习;
孩子睡觉时,家长就不要大吵大闹,充足的休息,才能保证充足的精力去学习;
④最后,保持家庭和睦,更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噢,所以家庭内部的矛盾,不要在孩子面前采用低级的方式解决,采用和平的方式,不是更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吗?有时候,我们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他们的内心,不是吗?
家和方可万事兴!
4.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可以影响一件事情结果的能力的信念。
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自信心,从而摆脱社交恐惧,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而建立起自我效能感,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感觉,这样他就会经常的进行“我能行,我可以做到,我不是一无是处“的心理暗示,如此下去,内心怎会不强大呢?
有人可能会说,一直让他体验成功,而不感受挫折,岂不是会让他变得自满吗?
可能真的会这样,可是自满的人经历过挫折,就会变得正常,而厌学自卑的孩子,再让他经受挫折,后果很难想象!
结语
“这个社会正在极严厉地惩罚读不成书的人。”,所以面对孩子的厌学,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把好第一道关,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纠正。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个家长也都是孩子的后盾,衷心的祝愿每一位孩子顺利开学,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