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初、中28、复训33期 程秀英 2025-4-28坚持分享第1420天
社心第十课 社会影响
哪些人容易被洗脑、PUA、传销、邪教?
女人,老人,
容易受暗示,贪小便宜,定力不强,
因为自己有需求,对现状不满意,想更快变好,又不想付出努力,想更快的走捷径。内心不清楚到底该怎样,又不想沉下心去学习、做事情,所以定力不是太足就是易受他人影响。
一旦想走捷径,说明悬崖就到了,一旦想更快,那就会更慢。
忘记初心就很容易稳不住容易受他人影响。
解决办法:
学习→底盘稳
从众——
“随大流”
是自愿的
在当时那个环境中能带来安全感,受群体压力影响
从众有好有坏,根据情况而定
一分为二看
厌学回家 似乎不太好,但是如果不回家可能命都没了
带着评判心做咨询很快就做不下去了
从众的特点:
群体的压力(真实的、想象的)
迫于群体压力→从众→压抑自我。
顺从,服从,依从,从众
解决方案:
1.加强学习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2.离开那个环境。
如果因为某些需要,需要参与到某个环境中。那就先给自己做一下心理建设,先打个预防针,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以便让自己保持清醒,不要忘了初心。
很多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验。家长不能完全的代替包办。也不能一味的阻止孩子去尝试。不然孩子的自我很难得到发展。
还有一种从众形式是无意识的从众,如:围观,找吃饭的地方
从众有好有坏,没有绝对的对错,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从众,需要注意的是:
要经常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发自内心,从众与探索自我并行。
从众的类型:
1.真从众
表里如一的,内心无冲突
2.权宜从众
表里不一,最普遍,有冲突和 焦虑
3.反从众
自我控制,防止失控,领导做派。
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一致性高,群体压力大,越容易从众。
凝聚力越大,吸引力越强越容易从众。
群体规模的影响,规模的临界值为3~4人。
2.个体人格因素
自我评价高,不容易从众。自我评价低,比较容易从众。
自信心强,从众较少。自信心低,比较容易从众。
自我评价低,自信心低。比较容易被暗示,比较容易被pua
3.情境的明确性
情境明确,判断标准清晰,从众会减少。
情境模糊,对自身判断的肯定性降低,从中可能较多。
性别,智力也有影响,但未发现有明显确定性关系。
为了让自己减少从众,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学习包括:听课,练习,反思,觉察等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促进:他人在场时绩效是提升的。
他人在场的形式:真实在场、想象和隐含在场,如:咨询中的关系问句
社会促进两种效应:
1.结伴效应(社会比较的压力,青少年骑自行车)
2.观众效应(拉拉队,美女效应。)
社会干扰/社会抑制:有他人在场绩效反而降低。
社会促进与社会意志的心理机制——
他人在场→个人努力能够得到评论→警觉、评价焦虑分心冲突→
唤醒状态简单任务 表现提高(促进)
复杂任务 表现降低(抑制)
社会懈怠(社会逍遥)-“吃大锅饭”
模仿 暗示
每个人都会模仿他人,也会被他人模仿
模仿的特点:自愿,相似
有意模仿
无意模仿
塔尔德的 模仿率:
认为: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一切现象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下降率:下模仿上
几何级数率:滚雪球效应
先内后外率:
暗示-
我们在生活中随时在暗示和被暗示
暗示包括:有意的,无意的,他人的,自己的,直接的,间接的。不知不觉就会中招。
pua就是直接说直接暗示,让你慢慢接受。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暗示者:
社会地位越高,威望越高,权利越大,人格魅力越大,越容易暗示。光环效应
被暗示者:
独立性差,缺乏自信,知识水平低,年龄小,女性(更感性)。
所处情境:
处于困境,缺乏社会支持
暗示→信服→PUA
通过学习,发展出自信、稳定独立的自我,对内稳定,对外让人感觉温暖舒服,内方外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