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行者 身边战略
玄奘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时,大理寺卿郑善果问他:“出家意何所为?”
当时只有十三岁的玄奘答道:“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玄奘树立了自己的愿景,也规划了他的人生。
公元627年,玄奘向朝廷上表,请求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受“愿景”召唤,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公元645年,玄奘到达长安,带回佛经657部。
唐太宗多次劝玄奘“弃佛还俗、共谋朝政”,遭到了玄奘的断然拒绝。因为这与他“翻译佛经、弘扬佛法”的使命和愿景相违背。玄奘明确表示:
“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此其愿也”。
后来,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从天竺携来的经像。并在今天铜川市的玉华宫,翻译经论75部,共计1335卷。
玄奘践行了使命,实现了自己的愿景。
你的“愿景”是什么?你想象过自己的未来吗?
闭上眼睛,放松自己,想想你五年之后…乃至更远的未来,是什么状况,在做什么?把这些“心愿”记录下来,再深层想象,找那个能使你热血沸腾,可以舍弃其它想法而最想实现的“愿景”。记下来。时常看看,直至铭记在心。
愿景,正是你看见的未来,是你对自己的“远见”。看见未来会如何?
英国作家乔安妮·凯瑟琳·罗琳说,远见告诉我们可能会得到什么东西。远见召唤我们去行动。心中有了一幅宏图,我们就从一个成就走向另一个成就,把身边的物质条件作为跳板,跳向更高,更好,更另人快慰的境界。这样,我们就拥有了无可衡量的永恒价值。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也提出了树立“愿景”的方法:每个人都需要静下心来,以终为始,思考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意义,“这一生为何而来?”。当有一个“念头”,使你对未来产生强烈的渴望,甚至你能感觉到他就像一幅“蓝图”,这就是你的人生愿景。
“若非心中热切渴望,美梦不会凭空实现。”
寻找你心中最热切的渴望吧!
欢迎关注!